以色列和真主党较量始末


2024-10-02T12:57:06.504Z

“6日战争”开打:1967年6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

(德国之声中文网)

1948年之前: 1943年,黎巴嫩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还在以色列建国之前,黎巴嫩人就开始考虑与邻国建立何种关系。

历届的黎巴嫩政府均代表了民众中的不同宗教和族裔,其中有人认为,可以与希望建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结盟;但其他派别则认为,既与以色列、同时也和周边阿拉伯国家保持良好关系是不可能的。

1948年: 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布建国的当天,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和黎巴嫩对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宣战。在当时由英国控制的巴勒斯坦托管地内,此前已发生了暴力事件。联合国同意将托管地划分为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家,另一个阿拉伯或巴勒斯坦国家。但许多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计划。

相关图集:荣耀与仇恨:以色列复国

宣告复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首任总理大卫·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在犹太全国议会上宣读了《以色列建国宣言》,从而宣告复国。《宣言》写道:“犹太人对故土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地希望返回故土,在那里重新获得政治自由,从没有为此停止过祈祷。”
崭新旗帜: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很快就升起了以色列国旗。对于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国家而言,这是外交胜利,也是安全和自由的保障:犹太民族终于有了一个获得国际认可的国家。
黑暗年代:在以色列复国之前,犹太人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政权共杀害了约600万犹太人。他们用工业化的手段,对欧洲犹太人进行系统性灭绝。本图摄于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放之后。
巴以冲突:而对于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而言,以色列复国则是彻头彻尾的灾难。大约70万巴勒斯坦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为犹太人腾出地方。巴以冲突也延续了七十年,迄今未息。
现代化:1950年通车的2号高速公路,连接了特拉维夫和内塔尼亚。这条公路象征着新生国家的活力。图为时任总理梅厄(Golda Meir)主持通车典礼。梅厄规定以色列,坚定走经济及社会现代化之路。
集体农社:“基布兹”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集体农社”。大多数农社都创建于复国初期,许多拥有世俗意识形态或是社会主义立场的犹太人在这里实践他们的社会理念。
六日战争:以色列从复国之日起,与阿拉伯邻国之间的冲突就从未中断。1967年的“六日战争”是冲突的最高峰。首先发起进攻的是埃及、约旦、叙利亚,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却是以色列。这场战争中,以色列控制了东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河西岸地区,成为了后续冲突与战争的导火索。
决不动摇:以色列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不断激化与巴勒斯坦的冲突。巴方指责以色列试图通过修建定居点来彻底断绝巴勒斯坦建国的希望。尽管联合国也一直谴责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但是以色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从未动摇。
六年冲突:1987年冬天,巴勒斯坦人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上发起了示威抗议行动。抗议从加沙城内开始,很快就蔓延到了东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河西岸地区。这场冲突持续了好几年,一直到1993年,巴以双方才以《奥斯陆协议》终止了冲突。
和平不易: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调停下,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举行和谈。双方后来达成了《奥斯陆协议》,被认为是巴以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然而,两年后,拉宾遭到以色列激进分子的刺杀,导致和平进程遭无限期中断。
拉宾之死:拉宾之死折射出了以色列社会的割裂。温和、世俗派与极端、虔诚犹太教徒越来越势不两立。拉宾就是在1995年11月4日的一场集会上被一名极端派的大学生刺杀的。次日,代总理佩雷斯神色凝重地主持内阁会议,他边上的空椅子,原本是拉宾的坐席。
修筑高墙:以色列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让巴以关系持续处于紧张状态。2002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地区修建了一条107公里长的隔离墙。筑墙固然可以阻挡暴力,但是却无助于消解七十年之久的冲突。
德国责任:纳粹屠杀犹太人,一直到今天依然对德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2000年,时任德国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劳访问以色列,并在国会用德语发表演讲。对于两国而言,这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同时也是继续和解的标志。
延续传统:2018年3月上任的德国外长马斯坚定继承德以和解的传统。他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就安排在了以色列。2018年3月25日,他在耶路撒冷城西侧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为死难者献花。

战争持续到1949年初,以色列与包括黎巴嫩在内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同意划定正式的停战线,这就是后来经协议制定的”绿色线”或称为1949年停战边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坚称该边界是暂时的,但黎巴嫩不持这样的观点。

战争结束时,以色列占据了联合国1947年分治计划中原本分配给巴勒斯坦的约40%的土地。

那时,大约有10万名被驱赶的巴勒斯坦难民逃到了黎巴嫩。为援救这些难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1949年成立并开始工作。

在这场战争期间以及结束后,约70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或者被赶出

1965年: 直到1965年,黎巴嫩与以色列的边境地带相对平静。然而,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组织”法塔赫”开始从黎巴嫩边境发动对以色列的袭击,其他新兴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也从叙利亚和约旦发动袭击。在黎巴嫩境内,不同群体对冲突的看法各不相同,公众舆论存在很大分歧。

1967年: 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动员军队对抗以色列。以色列则先发制人袭击了埃及空军,随后在”六日战争”中击败了阿拉伯国家。黎巴嫩并未深度参与战斗,但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难民再次越境逃入黎巴嫩。

1969年: 黎巴嫩同意新成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管理境内的16个巴勒斯坦难民营,将其整合到巴勒斯坦武装斗争指挥部的名下。后者后来在难民营中成为一种类似警察的力量。

1948年联合国同意将托管地划分为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家,另一个阿拉伯或巴勒斯坦国家,但许多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计划

1970年: 在对约旦王室发动的一次反抗失败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将其总部从约旦迁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并将其军事总部迁至黎巴嫩南部。此后,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的跨境冲突进一步加剧。

1973年: 作为”上帝之怒行动”的一部分,以色列特种部队在黎巴嫩海岸登陆,暗杀了3名巴解组织领导人。这次行动是报复巴勒斯坦”黑色9月”武装组织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劫持并杀害以色列运动员的人质事件。

1978年: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追击持续进行跨境袭击的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其中包括在一起劫持巴士事件中杀害30多名以色列平民的武装分子。

以色列军队推进至距离边境约29公里的利塔尼河(Litani),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19日通过第425号决议,呼吁以色列立即撤军。

根据该决议,联合国为”确认以色列军队撤离、建立国际和平与安全”,并确保黎巴嫩政府重新控制该地区,成立了”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至今,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仍在该地区运作。

48个国家参与了UNIFIL,士兵达到一万多人

1982年: 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追击进行跨境袭击的巴解组织(PLO)武装分子。以色列开始资助并训练名为”南黎巴嫩军”(SLA)的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该组织同巴解组织对立。

黎巴嫩的紧张局势逐渐升级,引发了从1975年至1990年的黎巴嫩内战。以色列支持南黎巴嫩军对抗叙利亚支持的其他势力。

右翼民族主义基督徒及其他势力在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了数百名平民,这场屠杀后来被称为”萨布拉和沙提拉”大屠杀。多个调查委员会后来发现,虽然驻扎在当地的以色列军队并未直接参与屠杀,但他们因协助这一屠杀而受到谴责。关于死亡人数的说法各方不一,专家后来认为有多达3000名巴勒斯坦平民被杀害。

这次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最终促成了真主党的成立。当时,一些黎巴嫩的什叶派穆斯林决定拿起武器对抗以色列,伊朗新建立的伊斯兰政府(也是什叶派穆斯林)为他们提供了资金和训练。

真主党领导人纳斯拉赫今年9月底以色列空袭黎巴嫩时身亡

1985年: 经过三年,以色列最终从贝鲁特撤回到利塔尼河附近,并正式占领了利塔尼河与以色列边界之间约85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色列声称需要在此建立一个安全缓冲区,以保护边境城镇的以色列平民。南黎巴嫩军(SLA)协助以色列维持这一缓冲区。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驻扎在缓冲区的以色列士兵成为武装分子的袭击目标。2000年,以色列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8年第425号决议,从黎巴嫩领土撤军。

1993年: 7月,以色列发起代号为”负责行动”的军事行动,黎巴嫩称其为”七日战争”。双方都有平民和士兵伤亡。数十万人再次流离失所。一周后,在美国的斡旋下,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1996年: 4月,以色列发动代号为”愤怒的葡萄”军事行动,迫使南黎巴嫩的平民向贝鲁特转移,借此向黎巴嫩政府施压,要求解除真主党的武装。以色列向黎巴嫩南部村庄的居民下达撤离通知,并开始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轰炸。

在为期17天的行动中,以色列进行了约600次空袭,轰炸了贝鲁特的机场和发电厂,封锁了多个黎巴嫩港口。真主党则以火箭弹进行回击。边境两侧数十万平民被迫流离失所。

以色列还炮击了靠近黎巴嫩村庄卡纳的联合国基地,导致100多人在避难时丧生,其中包括约37名儿童,数百人受伤,包括联合国维和人员。以色列声称此次炮击是意外事故。该事件导致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之后,基地组织的一些成员表示,卡纳大屠杀事件促使他们开始将袭击目标对准美国。

这场行动持续了17天,在美国斡旋下达成协议,双方同意不将平民作为合法攻击目标。

2000年: 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至蓝线,蓝线是联合国设立的临时边界线。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监督以色列撤军。

自2006年以来,在黎巴嫩南部边界地区,以色列同真主党之间的冲突事件不断

2006年: 真主党在一次跨境袭击中,抓获两名以色列士兵,射杀了其余数人,并以此要挟以色列释放被监禁的巴勒斯坦人作为交换。以色列拒绝了这一要求,随即发起了一场持续5周的军事行动。这场冲突后来被称为”七月战争”。

冲突导致多达100万黎巴嫩人和50万以色列人离开家园,约1200名黎巴嫩人丧生,158名以色列人遇难,几乎全部为士兵。黎巴嫩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一项决议结束了战争。决议要求真主党解除武装,以色列军队撤回,同时扩大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的任务,以便其可以使用武力制止其监督区域内的敌对活动。

以色列和真主党都宣称自己是这场冲突的胜利方。10月,以色列基本上已完成撤军。

2023年: 自2006年以来,在黎巴嫩南部边界地区,相互之间持续发生冲突事件。但这一切在统治加沙的哈马斯于10月7日发动对以色列的恐袭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真主党的武装团体已被美国、欧盟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认定为恐怖组织。10月7日后,为表达对哈马斯的支持,真主党开始加强对以色列北部的火箭攻击。以色列军队作出回应。

根据冲突追踪组织”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ACLED)的报告,从2023年10月7日到2024年9月底,以色列与真主党及黎巴嫩其他武装团体之间发生了超过10,000次攻击,以方的攻击次数明显更多。边界两侧的社区遭到严重破坏,平民纷纷逃离战区。

2024年: 经过近一年的针对军事设施的”有限战斗”,局势开始升级。

9月份,以色列暗杀了数名真主党的重要成员,包括真主党领导人纳斯拉赫(Hassan Nasrallah)。包括平民在内的数千人在传呼机和对讲机爆炸事件中受伤,黎巴嫩和真主党均指责以色列情报部门是幕后的操纵者。

在9月底和10月初,以色列开始对贝鲁特南部以及黎巴嫩南部的城镇进行空袭,几天内,造成数百人死亡。这场冲突升级导致黎巴嫩近100万平民流离失所。

以色列表示,计划开始对黎巴嫩进行”有限”地面入侵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dw.com/zh/%E4%BB%A5%E8%89%B2%E5%88%97%E5%92%8C%E7%9C%9F%E4%B8%BB%E5%85%9A%E8%BE%83%E9%87%8F%E5%A7%8B%E6%9C%AB/a-7038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