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都在“出拳”阶段

2025/02/07
      中国开始对美国加征关税进行报复。与展开关税大战的第一届特朗普政府时期相比,初步措施显得克制,还提出了关税以外的措施。为应对美国进一步的对抗措施而保留了“下一支箭”,同时也透露出在发生全面冲突之前加以观望的意图。当前,世界经济将被中美之间的心理战所左右。
 
      对于美国特朗普政府2月4日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领导层也立即采取了反制措施。中国政府此次宣布的反制措施包括提高关税、重要矿产的出口管制以及对美国企业展开调查在内的综合性措施。
 
      与第一届特朗普政府时期启动的反制措施相比,关税的对象品种较少,税率也较低。税率最高为15%,对象范围限定为煤炭、LNG和农业机械等共80个品类。瞄准了作为特朗普支持基础的能源企业等。
 

中国计划从2约10日开始对美国产LNG等产品加征关税(XINHUA-KYODO)

 
      对美国产大豆和玉米的关税并未提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来自美国的进口占到整体的2成。
 
      2018~2019年时的中美贸易战演变为加征关税的大战。在美国对工业设备和半导体征收最高25%的额外关税后,中国随即对大豆和牛肉等农畜产品、汽车等540多个品类征收了同样的关税。
 
      有观点指出,中国保留了今后美国大幅提高对华关税之际的反制手段。被认为并未一开始就采取全面报复行动,而是希望首先确认产业界等对特朗普政府的反应。
 
      此次中国的措施还包括关税以外的反制措施,这一点与上次不同。
 
      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自2月4日起将钨和钼等重要矿物列入出口管制对象。钨在汽车和医疗等广泛产业中使用。如果没有中国当局的许可,出口商等将无法向美国出口。
 

 
      此外,还将加强对美国拥有优势的科技企业的打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为由对美国谷歌展开调查。虽然谷歌的搜索引擎在中国无法使用,但大部分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操作系统(OS)中使用谷歌的“安卓”。
 
      中国企业在广告方面也与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关系密切。因此,似乎要调查是否对中国企业提出了不合理要求。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将调查美国苹果向应用开发商收取的手续费以及封杀外部支付手段的做法。美国彭博社进行了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继半导体大型企业英伟达之后,中国还开始考虑对同行业的英特尔展开反垄断调查。
 
      对美报复性关税很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到中国。从中国的对美贸易来看,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越是出台报复性关税,对本国经济的打击就越大。
 
      在这一点上,重要矿产的出口和对科技企业的调查容易在当局的自由裁量范围内应对,对本国的损害也较小。作为对抗美国的手段,也具有扩大选择余地的意图。
 
      美国也显示出采取进一步措施的迹象。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4日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磋商表示“不着急”。在2月3日表示“这只是开了个头。如果不能与中国达成协议,关税或将变得非常高”,暗示进一步上调税率的可能性。
 
      特朗普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对华加征60%关税”。在美国议会,执政党共和党议员们提出了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大幅提高关税的法案。
 
      在美国国内,认为中国正在进行钢铁和纯电动汽车(EV)倾销这一不满情绪根深蒂固。特朗普的强硬政策面临东风,如果撤销最惠国待遇,有可能引发比针对某些产品的惩罚性关税更为广泛的贸易战。
 
      中美双方都在上次的贸易战中积累了经验。并非一开始就全力应战,而是留下王牌,以在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的意图显而易见。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西滨徹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可能也和美国一样,只停留在出拳的层面”。
 
      虽说是互相摸底的开局之战,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不小。美国高盛估算称,美国对华关税涉及5250亿美元的产品。
 
      另一方面,中国方面的报复性关税涉及14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流入中国的美国产煤炭和LNG的实际关税率也将上升。这可能对零部件、原材料、物流和能源等广泛行业造成冲击。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盐崎健太郎 北京
   

Original article: http://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investtrade/57949-2025-02-07-05-00-47.html?pri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