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资金流入无发行主体的“无国籍货币”——黄金
各个国家对黄金的旺盛需求毫无减弱迹象。2024年中央银行的购买量连续3年超过1000吨。俄乌战争爆发以后,全球出现了将资金从面临制裁风险的美元转移至黄金的明显趋势,对金价维持在历史高位起到了支撑作用。创纪录的黄金购买量反映出去美元化速度的加快。
2月5日,世界黄金协会(WGC)发布了2024年全球黄金供需统计数据。各国央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的净购买量(买入量减去卖出量之后的数值)为约1045吨,较上年减少6吨(1%),连续3年处于历史高位水平的1000吨。与各国央行连续增持黄金的2010至2023年的平均水平(约550吨)相比,近几年的购买量保持在近两倍的水平。
截至2024年11月,年度购买量最高的国家是波兰(90吨),其次是土耳其(75吨)和印度(73吨)。在2015年以后的过去10年中,购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215吨)。排名靠前的还有俄罗斯(1128吨)和土耳其(499吨),新兴国家的资金流入十分引人注目。
黄金需求从2010年前后开始明显增加。以雷曼危机及欧美金融危机为契机,各国连续15年增持黄金。2022年,年度购买量首次突破1000吨。俄罗斯的美元计价资产被冻结,新兴国家等对持有美元及面临制裁风险的警惕性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无发行主体的“无国籍货币”——黄金。
对世界政治经济前景的不安情绪促使各国纷纷购买被视为“安全资产”的黄金。世界黄金协会针对各国央行进行的2024年调查显示,购买黄金的原因包括“长期保值”“无政治风险”以及“地缘政治多元化”等。
对资金过度集中于美元的担忧也在加剧。美国投资管理公司景顺(Invesco)以央行相关人员为对象进行的2024年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者回答称“美国债务水平上升使得黄金的吸引力提升”。此外,18%的受访者称“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将在5年内下降”,这一比例相较于上年的11%有所上升。
预计今后黄金的需求还将增加。停购半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从2024年11月起恢复了黄金购买。尽管如此,黄金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仅为6%左右,与美国、法国、德国(超过7成)和俄罗斯(3成)相比,仍然较少。波兰国家银行也设定了20%的持有目标。
世界黄金协会的央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今后五年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将增加”的占69%,比2022年(46%)和2023年(62%)有所增加。景顺的调查结果显示,37%的人表示“今后三年将增加黄金配置”。
世界黄金协会顾问森田隆大指出:“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在内,宏观经济的高不确定性难以改变,预计2025年以后对黄金的需求仍保持强劲”。
也有观点认为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下黄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日产证券的首席策略师菊川弘之表示:“意识到政策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及加拿大等美国同盟国之间也可能重新审视对美元的依赖。作为现有货币的替代资产,黄金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
受央行的实际需求等因素支撑,金价在历史高位区间波动。作为国际基准的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在2024年的平均价为每盎司2386美元,同比上涨23%,创下历史新高。按以往经验,在高价阶段,买盘往往会有所减少,但目前需求并未出现下滑。近期,纽约期货市场(主力合约)在2月5日盘中一度首次突破每盎司2900美元。
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SSGA)的黄金策略师Aaron Chan认为:“央行购买黄金是长期的战略性方针,即使在价格高位,未来仍会持续旺盛地购买,市场将保持坚挺”。
央行购买黄金占到了黄金总需求的2成。央行作为大宗买家,其需求的扩大可能会改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市场情绪。着资金再次流入推动金价上涨,像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产品可能会吸引更多投资资金。如果多种资金源涌入,金价可能会继续上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高山智也
Original article: http://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commodity/57952-2025-02-07-05-00-59.html?pri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