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比亚迪于2024年1月宣布进军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的展出)
在东南亚的新车市场上,中国汽车的占有率正在增加。将东南亚6个主要国家2024年的中国车份额与2019年对比,有5个国家上升。中国企业以比亚迪(BYD)为首,借助纯电动汽车(EV)展开攻势,还将扩充大型车等车型。在东南亚逐步缩小与此前拥有较高份额的日本车之间的差距,影响还将扩大至供应链。
东南亚的新车市场规模达到每年350万辆。虽然只有美国的4分之1左右,但属于日本车占市场份额首位、可以主导定价的“摇钱树”市场。目前,日资企业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如果盈利能力降低,将影响到用于开发纯电动汽车等新一代汽车等的资金。
日本经济新闻统计了调查公司MarkLines和各国业界团体的资料等。在东南亚最大市场印尼,中国车的份额2024年达到6%,比2019年增加4个百分点以上。在泰国和马来西亚,2024年1~11月中国车的份额分别为12%和23%,与2019年全年几乎为零和17%相比大幅增长。在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市场份额也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日本车的份额在印尼2024年比2019年全年减少6个百分点,降至89%,跌破9成。在泰国和马来西亚,2024年1~11月日本车的份额也分别下降11个百分点至76%、下降4个百分点至73%。
“怎么盈利?”日资汽车巨头的印尼法人高管难掩惊讶之情。比亚迪在2024年7月以最低3.79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16.94万元)的价格推出了纯电动MPV“M6”。这比混合动力车(HV)MPV中最畅销的丰田“Kijang Innova Zenix”的价格最多低了2成。
进入2024年以后,比亚迪和北汽集团等中国企业纷纷进驻印尼市场。中国车企的纯电动汽车的产品阵容也从此前主力的小型车扩大到畅销的MPV和SUV。增加与混动车同为4亿~5亿印尼盾的价格适中的商品,持续扩大销售。
中国企业能以低成本制造和采购占到纯电动汽车汽车价格约4成的电池。此外,利用在巨大的本国市场中创造的规模优势,中国企业在价格上占据优势。还推出在中国上市仅1~2年的最新车型。与日本车相比,中国车由于与手机的联动性等先进性以及内饰的高档感等而受到欢迎。
在泰国,比亚迪于2024年7月启动了中国以外的首座正式乘用车工厂,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旗下的“MG”等也开始生产纯电动汽车。在印尼,比亚迪和广汽集团旗下的纯电动汽车企业等也计划设立生产基地。在销售方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比亚迪与东南亚各地的大型企业联手,正在迅速扩大店铺网。
今后东南亚各国的汽车电动化将进一步推进,中国车受到的利好或将加强。英国调查公司GlobalData预测称,在泰国的新车销量中,纯电动汽车的比率在2023年为10%,2030年将增至18%,2035年将增至27%。
中国企业在纯电动汽车的车型多样化方面具有优势,在被认为难以实现电动化的皮卡方面也展开了攻势。吉利于2024年11月在泰国正式推出纯电动车型,比亚迪也在探讨投放纯电动皮卡“Shark”。
日本车未能及时应对电动化,不得不重新调整供应链。在泰国,日产计划在2025年9月之前部分停止曼谷近郊2家工厂中1家的生产,实施1000人规模的裁员和重新安置。本田也计划到2025年合并位于泰国的2家工厂,把产能减少至5成以下,铃木决定退出在泰国的当地生产。
欧美由于担心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大量流入,提高关税的动向正在加强。因此中国企业正在加紧攻占东南亚市场。虽然日本车在东南亚的销售规模仍然大大超过中国车,但是未能跟上中国车的势头,局面每况日下。日本车企的当务之急是以扩充纯电动汽车为中心提振业务。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赤间建哉 曼谷、押切智义 雅加达
Original article: http://cn.nikkei.com/industry/icar/57987-2025-02-11-05-00-03.html?pri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