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4
本田和日产汽车2月13日正式宣布终止经营统合的磋商。要求平等合并的日产与规模占优的本田之间的鸿沟无法填平,在统合方式等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随着中美新兴企业的崛起,汽车产业的版图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国内大型企业为了生存而进行的重组将回到原点。
两家企业在当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做出了决议。原定加入统合计划的三菱汽车也决定终止磋商。
2024年12月宣布加入统合磋商,一个多月后谈判破裂。如果统合成功,将跃升为仅次于丰田和德国大众的世界第三大汽车企业。纯电动汽车(EV)开发等合作将继续下去。
最初的计划是两家企业成立控股公司,本田和日产加入旗下。原计划6月达成最终协议。出现分歧的是围绕业绩不佳的日产经营重建措施的想法。
作为合并的条件,本田要求日产从根本上实现合理化。认为仅凭日产提出的在泰国和北美裁员,难以实现重建,强烈要求进一步裁员。还试探了将日产变为本田子公司的方案,与强烈反对的日产之间的鸿沟未能填平。
单独召开记者会的本田社长三部敏宏表示,“认识到合并后的体制建立需要较长时间,感到了危机感”。在此基础上表示,“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本田主导的体制,提出了换股(变为子公司)方案”。
日产的社长内田诚表示“不确定能否守住自主性。变为子公司很难发挥日产的优势”。
本田的股票总市值为7.5万亿日元,达到日产的5倍。本田2023财年(截至2024年3月)的合并营业收入也超过20万亿日元,是日产的1.6倍。本田在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上明显占优。日产要求以对等关系进行合并,反映两家企业估值的新公司的股份合并换股比例也未能达成一致。
汽车产业与家电和钢铁不同,日美欧韩的企业之前没让其他国家的企业接近。但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中国新兴企业的销量急增,中国自2023年起在汽车出口方面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美国特斯拉的销量也在增加。
汽车是分别占日本制造业出货量和出口额2成的支柱产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供应链的范围广泛,对就业的影响也很巨大。
本田和日产曾力争联手,与丰田形成国内2大阵营,在与中国企业等的竞争中胜出。本田和日产的销量均排在全球第9位左右,不具备单独生存下去的规模,新的重组势在必行。
Original article: http://cn.nikkei.com/industry/icar/58024-2025-02-14-09-02-02.html?pri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