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完全人工养殖金枪鱼几乎消失

2025/02/19

近畿大学正在研究解决完全人工养殖的课题

      
       在日本,完全人工养殖的蓝鳍金枪鱼的商业生产将几乎消失。玛鲁哈日鲁将把2025年度的产量比上年度减少8成,此外,日水和极洋等大型水产企业已退出相关业务。2002年日本近畿大学在全球首次成功实现蓝鳍金枪鱼的完全人工养殖。作为能稳定供应稀有金枪鱼的理想技术,相关投资曾经很活跃,但由于天然资源恢复和饲料价格飙升,盈利情况恶化。
 
       成功实现世界首例金枪鱼完全人工养殖的近畿大学水产养殖种苗中心负责人冈田贵彦坦言:“现在,完全人工养殖的金枪鱼鱼苗几乎没有订单”。由于比过去养得更大才会出货等原因,2024年鱼苗的销量约为7000条,仅为15年前的十分之一。
 
       完全人工养殖是指将人工孵化的鱼苗养大到成鱼阶段,再从成鱼体内采集卵子以繁殖下一代的养殖方法。由于对海洋资源影响较小且能够全年提供高品质的鱼,这种养殖方法在真鲷和鰤鱼中广泛应用。尽管金枪鱼的完全人工养殖难度极高,但近畿大学经过32年的研究,得以实现。
 

   
       近畿大学从日本全国养殖业者手中接到了大量鱼苗订单。为了满足需求,从2010年起,近畿大学与丰田通商合作生产人工鱼苗。同年,玛鲁哈日鲁在民营企业中首次获得成功实现金枪鱼完全人工养殖,极洋和日水也相继成功。从产量最多的年份来看,极洋2021年度生产了198吨,日水2020年度生产了670吨,玛鲁哈日鲁2020年度生产了950吨。各家企业争相扩大规模,“力争达到1000吨”。
 
       但目前却频频出现缩减和撤出的情况。玛鲁哈日鲁2025年度的计划产量为50吨,减少到2020年度峰值的5%。自4月起,生产的金枪鱼将主要用于出口,在日本店铺见到的机会将减少。
 
       背后的原因是盈利状况快速恶化。“生产成本极其高昂”,日水的养殖子公司日水金枪鱼公司的社长木村知己谈到了2022年“暂时停产”的原因。
 
       通常的金枪鱼养殖是将2~3公斤的天然鱼苗养殖3~4年后供货,而完全人工养殖需要从受精卵开始孵化,从更小的阶段开始养殖,耗时长达5年才能出货。金枪鱼每长大1公斤,需要15公斤饲料。在天然的鲭鱼和沙丁鱼因捕捞量低迷而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长期养殖并非易事。
 
       此外,天然金枪鱼资源的恢复也不利于养殖业。2025年,日本近海的捕捞配额扩大5成。2024年东京丰洲市场上“金枪鱼(日本国内)”的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3879日元,同比下降6%,被称为“黑色钻石”的金枪鱼价格趋于稳定,养殖的优势减少。
 

       极洋的完全人工养殖子公司因资不抵债而于2024年解散。日水和玛鲁哈日鲁的重心不再是完全人工养殖,而是转向把100公斤左右的天然金枪鱼饲养半年再出货的短期人工养殖。
 
       玛鲁哈日鲁养殖部部长井本悟史强调,尽管商业环境发生变化,“完全人工养殖也绝对不会停止”。在海洋环境变化、饲料鲭鱼和乌贼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天然金枪鱼能够持续增长。一旦退出完全人工养殖业务,至少需要10年才能重新启动。
 
       近畿大学正在加强研究以解决完全人工养殖面临的课题,包括长势好的鱼苗和不依赖天然资源的饲料等。日本人早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食用金枪鱼,与金枪鱼关系深厚。为了金枪鱼稳定供应而作出的努力仍将继续。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佐佐木Takumi
 

Original article: http://cn.nikkei.com/industry/agriculture/58055-2025-02-19-05-00-05.html?print=1

jpich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