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顾问:提振经济,仍有很大“政策空间”


2025-03-26T15:33:06.348Z

亚洲达沃斯:博鳌论坛本周在中国海南举行。

(德国之声中文网)近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经济的财政措施,包括提高预算赤字,目的是实现5%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此外,中国央行也承诺,将在适当时候下调利率,向经济界注入更多资金

同时也是中国央行顾问的北大教授黄益平在博鳌论坛期间对路透社表示:“在宏观政策方面,仍有很大的运作空间。”他表示,宏观政策有助于解决周期性问题,而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则需要在未来逐步解决。黄益平说,政府在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举措之外,还需要推行一些改革步骤,比如增加民众收入和信心,以促进消费。

中国经济改革协会主席彭森周二(3月25日)也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中国应采取措施,2035年时将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目前的约55%提高到70%,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内需不振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商家以各种方式招揽顾客。

彭森认为,扩大结构性改革,包括对制度框架、收入分配、财政和税收系统的变革,将有助于促进消费。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将拉动内需,尤其是刺激消费作为今年的首要任务,希望通过拉动内需来部分抵消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业的影响。出口一向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黄益平还在论坛上表示,全球化已经使许多亚洲经济体受益,但可能会被逆转。他说:“过去半个世纪或更长时间里,许多最成功的经济体,比如中国等东亚国家,都受益于全球化,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确实存在被逆转的风险。”

博鳌论坛普遍被视为亚洲版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本年度的博鳌论坛于周二至周五在中国海南省举行,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参加大约50场论坛活动。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dw.com/zh/%E4%B8%AD%E5%9B%BD%E5%A4%AE%E8%A1%8C%E9%A1%BE%E9%97%AE%EF%BC%9A%E6%8F%90%E6%8C%AF%E7%BB%8F%E6%B5%8E%EF%BC%8C%E4%BB%8D%E6%9C%89%E5%BE%88%E5%A4%A7%E2%80%9C%E6%94%BF%E7%AD%96%E7%A9%BA%E9%97%B4%E2%80%9D/a-72047443

jpichiban

您错过了

深度解析:中国着力提升公众对运动损伤的认知 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正通过多维度举措提高民众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运动医学门诊量同比增长27%,凸显运动伤害防治已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议题。 在政策层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首次将”运动防护知识普及率”纳入考核指标,要求到2025年实现重点人群覆盖率达80%以上。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指出:”我们正在建立从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四级防护网络,重点加强青少年和老年群体的运动风险评估。” 科技赋能成为新亮点。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已上线AI运动损伤预警系统,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13项生物指标。某运动APP最新版本新增”智能防护教练”功能,可根据用户体质数据自动调整训练方案。体育产业分析师表示:”运动防护产品市场年增速已超过40%,预计2025年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教育系统同步发力。教育部将在2024年秋季学期起,要求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增设”运动安全模块”,编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防护手册。上海某重点中学的实践显示,系统化教育使该校运动伤害发生率下降43%。 专家建议,公众应掌握”运动防护三原则”:充分热身占训练时长20%、强度控制维持最大心率60-80%、针对性补充电解质。国家运动医学中心提醒:”常见跑步损伤预防需要重点关注跑姿矫正和恢复周期,建议每周增量不超过10%。” 随着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筹备工作启动,中国正将国际赛事经验转化为大众运动防护标准。这种自上而下的防护体系构建,标志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进入科学化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