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对冲策略:若此番反弹仅为假象,更大跌势尚在后头

Wed, 26 Mar 2025 15:12:31 GMT

过去几年,我们持续警示消费支出放缓的风险——随着疫情后”报复性消费”热潮消退(当时消费者手握充裕现金),如今民众正通过耗尽储蓄和增加负债来维持消费。最近四个月的数据显示消费者情绪出现显著转变,美国经济咨商局3月未来预期指数暴跌至12年低点,标志着多年来首次出现实质性消费降温。达美航空、耐克和沃尔玛等消费巨头发出的预警信号,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日益加剧的风险。

与此同时,CBOE波动率指数(VIX)回落至18%及50日均线下方,表明投资者存在自满情绪,可能忽视了消费疲软引发的市场回调风险。尽管标普500指数近期估值倍数有所收缩,但仍处于高位,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暗藏下行风险。当前环境下,通过买入看跌期权建立对冲头寸来防范投资组合下跌风险正当时。

技术面显示,标普500指数在5700-5775点关键阻力区停滞不前,暗示深度回调风险加剧,下行目标位看至5400点。加之VIX指数跌破50日均线,当前购入投资组合保护的成本相对低廉。若指数回调至5400点,既符合历史支撑位特征,也反映了消费驱动型经济放缓对股票估值的潜在冲击。

【基本面分析】
标普500指数当前远期市盈率达20.4倍,虽近期有所收缩,仍较18.8倍的十年均值高出8%,显示估值仍处高位。期权隐含波动率下降为低成本购入下跌保护提供了良机,尤其是在消费者情绪恶化、支出放缓之际。

【看空逻辑】
1. 消费支出疲软:美国经济咨商局未来预期指数过去四个月跌至12年低点,随着储蓄耗尽和债务攀升,消费支出正出现实质性放缓
2. 投资者盲目乐观:VIX跌破18%及50日均线,表明市场可能低估深度回调风险,达美航空、耐克和沃尔玛等消费龙头企业的预警信号更强化这一风险
3. 估值高企:标普500指数20.4倍的远期市盈率较十年均值溢价8%,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更易引发修正
4. 技术阻力:标普500在5700-5775阻力区遇阻,回调概率加大,下行目标位5400点

【对冲策略】
为防范市场下行风险,买入SPDR标普500信托基金(SPY)2025年5月16日到期、行权价575/545美元的看跌期权垂直价差组合,权利金7.04美元。具体构成:
– 买入2025年5月16日575美元看跌期权,权利金11.44美元
– 卖出2025年5月16日545美元看跌期权,权利金4.40美元

该策略最大收益2,296美元(当SPY到期低于545美元时),最大风险704美元(当SPY到期高于575美元时),盈亏平衡点约568美元,风险回报比优于3:1。通过SPY对冲工具,这份看跌期权垂直价差能以限定风险抵御市场跌至5400点的潜在风险,为投资组合提供保护。

(注:原文末段关于CNBC Pro LIVE活动的推广内容未予翻译,因其属商业广告性质,与核心分析内容无关) 6月12日(周四),CNBC Pro将在标志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举办独家现场活动。您将有机会参与由我们的专业分析师卡特·沃斯、丹·奈尔斯和丹·艾夫斯主持的互动研讨会,并特别呈现汤姆·李主讲的”专业对话”环节。在传奇交易大厅举行的鸡尾酒会上,您还能与CNBC专家团队、节目主持人及其他Pro会员进行交流。席位有限,速速报名!

免责声明:CNBC Pro分析师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其个人意见,并不代表CNBC、NBC环球及其母公司或关联公司的立场,相关观点可能已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或其他媒体发布。上述内容均受我们的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约束。本内容仅供信息参考,不构成财务、投资、税务或法律建议,亦非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购买推荐。内容具有普适性,未考虑个人特殊情况。所述内容可能不适用于您的特定情况。在做出任何财务决策前,您应充分考虑咨询个人财务或投资顾问的意见。点击此处查看完整免责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3/26/a-stock-market-hedge-if-this-comeback-is-a-head-fake-and-bigger-losses-are-ahead.html

jpichiban

您错过了

深度解析:中国着力提升公众对运动损伤的认知 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正通过多维度举措提高民众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运动医学门诊量同比增长27%,凸显运动伤害防治已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议题。 在政策层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首次将”运动防护知识普及率”纳入考核指标,要求到2025年实现重点人群覆盖率达80%以上。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指出:”我们正在建立从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四级防护网络,重点加强青少年和老年群体的运动风险评估。” 科技赋能成为新亮点。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已上线AI运动损伤预警系统,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13项生物指标。某运动APP最新版本新增”智能防护教练”功能,可根据用户体质数据自动调整训练方案。体育产业分析师表示:”运动防护产品市场年增速已超过40%,预计2025年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教育系统同步发力。教育部将在2024年秋季学期起,要求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增设”运动安全模块”,编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防护手册。上海某重点中学的实践显示,系统化教育使该校运动伤害发生率下降43%。 专家建议,公众应掌握”运动防护三原则”:充分热身占训练时长20%、强度控制维持最大心率60-80%、针对性补充电解质。国家运动医学中心提醒:”常见跑步损伤预防需要重点关注跑姿矫正和恢复周期,建议每周增量不超过10%。” 随着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筹备工作启动,中国正将国际赛事经验转化为大众运动防护标准。这种自上而下的防护体系构建,标志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进入科学化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