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T15:27:52.970Z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客座评论写道,华盛顿试图通过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来遏制北京的技术雄心,但这一战略似乎收效甚微。如今,像字节跳动(ByteDance)、大疆(DJI)和比亚迪(BYD)这样的企业正在引领全球创新标准。这篇题为《美国低估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评论写道:
“字节跳动开发了TikTok,其AI驱动的内容推荐技术已超越Facebook和Google。该平台的算法非常先进,令美国竞争对手难以复制其精准的个性化推荐能力。 大疆(DJI)是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控制着全球超过70%的市场份额,而美国至今仍未出现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大疆的无人机不仅性能卓越,而且比硅谷的任何产品都更具技术优势和价格竞争力。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迅猛崛起,开始逐渐挑战特斯拉的市场主导地位。
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将人工智能确立为国家优先发展方向,以期让中国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科技产业加速转型。
相比之下,美国以及欧洲的创新模式依然沿用传统路径:依赖大学研究、专利体系和风险投资基金。而中国的模式则强调大规模的应用型、市场驱动型创新。中国不仅在AI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上领先全球,更重要的是,其真正的优势在于将AI迅速应用到各个行业,如电子商务、金融、物流和制造业,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经济价值。”
评论作者Mark Greeven 是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管理创新学教授,他认为,欧美的技术创新注重理论突破,而中国的创新则注重实用和市场驱动,从而可以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经济价值。评论写道:
“华盛顿本应承认中国进步的实质,即有意识地去掌握核心技术。相反,华盛顿仍将其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这种防御性的立场只能被动应对,而非战略性规划。美国正在错失引领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机会。问题不再是,中国是如何赶上来的?而是为什么美国没有预见到这一切。如果美国无法找到答案,那么未来科技趋势的定义者将是中国,而美国届时就只有努力追赶的份儿了。”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之际,《商报》发表评论写道:
“中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体现在外国直接投资的数据上。去年,外国直接投资降至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据德国联邦银行估计,德国企业仅向中国投资了44亿欧元,远低于2021年德国企业为扩展在华业务而投入的74亿欧元。此外,现在的对华投资主要来自在华业务的再投资利润,而非新增资本流入。
除了日益增强的政治管控外,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外资谨慎观望的态度。根据官方数据,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了5%。中国政府今年也设定了‘约5%’的增长目标。 这一数字更多是向外界释放稳定信号,而非中国经济实际状况的指标。中国总理李强强调,5%经济增长目标建立在对中国政府能力的‘坚定信心’之上。在中国这一实行威权统治的国家,政府的信心总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这是否足以让企业界相信中国市场值得重新加大投资,仍有待观察。”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