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助力CoreWeave在AI领域崛起,早在其IPO救市前数年便已奠定基础

Sun, 30 Mar 2025 11:00:01 GMT

在这篇文章中CRWV关注你喜爱的股票创建免费账户2025年3月28日,CoreWeave联合创始人布莱恩·文图罗(左,身着卫衣)与迈克·因特拉托在纽约纳斯达克总部敲响开市钟后击掌庆祝。迈克尔·M·圣地亚哥 | CNBC新闻 | 盖蒂图片社

如果没有英伟达,就不会有CoreWeave的IPO。这家AI基础设施初创公司可能至今仍在加密货币市场挣扎求生。2020年,CoreWeave开创了云端租赁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的业务模式。如今公司年收入已达20亿美元,并刚刚通过美国自2021年以来规模最大的风投支持科技股IPO融资15亿美元。

但若没有英伟达再次出手,本周这场IPO很可能遭遇滑铁卢。当CoreWeave宣布将以每股47-55美元发行股票后,由于公开市场环境艰难及对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质疑,投资者认购意愿低迷。作为重要供应商兼客户的英伟达果断介入,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认购了缩减规模的发行股份。该股最终于周四晚间以此定价,周五登陆纳斯达克首日收盘亦持平于此。

“这家公司的成长史就是一系列绝地反击的传奇,管理层总能在危急关头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扭转乾坤,”CoreWeav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文图罗周五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这次IPO”不过是其中又一个精彩篇章”。

当然,文图罗与联合创始人——CEO迈克尔·因特拉托及开发主管布兰宁·麦基——绝非等闲之辈。三人账面财富合计已达53亿美元。如今他们拥有32个数据中心、25万块英伟达GPU的公司,正与亚马逊、谷歌、IBM、微软和甲骨文同台竞技,吸引了公众投资者的目光。

因特拉托表示公司致力于打造顶尖服务:”我们为速度而生。这就是我们的全部追求,明白吗?当你专注于单一目标时,最终打造出的是兰博基尼,而非面包车。”

观看视频2:3902:39CoreWeave CEO迈克·因特拉托在《疯钱》节目中表示:”债务是我们的燃料”

现年56岁的因特拉托有着非同寻常的科技公司CEO背景。他先后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政治学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碳信用买家Natsource工作了16年,从事与空气污染相关的排放权销售工作。文图罗当时是该公司的能源交易员。

“他们堪称碳交易市场的乔丹与皮蓬,”Natsource前投资组合经理亚历克斯·巴尔达萨诺评价道。这对芝加哥公牛队的传奇组合曾在90年代六夺NBA总冠军。据其透露,因特拉托团队曾击败高盛,主导了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首个限额交易计划下的场外交易,在净零排放成为主流目标的多年前就开创了碳交易先河。

2013年,二人协助创立了小型天然气对冲基金Hudson Ridge资产管理公司。

‘从一块GPU到成千上万’

随后加密货币浪潮来临。2017年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价格飙升期间,因特拉托、文图罗与麦基联合创立Atlantic Crypto公司,专注于使用英伟达GPU进行以太坊挖矿。文图罗在2020年播客中解释选择以太坊是因它无需专用硬件。

他们的以太坊挖矿事业始于华尔街办公室台球桌上的一块GPU。很快整张球桌就铺满了显卡。后来三人将文图罗祖父位于新泽西的车库改造成数据中心。”通过2018/2019年’加密寒冬’期间对困境资产的战略性收购,我们从一块GPU发展到数百块,最终达到数万规模,”公司官网如是描述这段历程。 “设施数量增至七处,”因特拉托在2021年的博客中写道。前工程师约翰·林奇回忆,因特拉托曾与员工共同搭建GPU服务器。2019年,公司更名为CoreWeave,开始承接加密货币之外更多适合GPU处理的计算业务,包括视频渲染和AI模型训练。

这家初创企业突然开始与亚马逊等全球科技巨头展开竞争——后者提供云端GPU服务已有十年历史。”我们很快发现,大量依赖GPU加速的企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痛点:传统云服务商提供的计算选项有限且定价垄断,导致扩展极其困难,”因特拉托在博客中指出。CoreWeave官网宣称其价格比传统云服务商低80%。

时任视觉特效工作室Molecule VFX首席执行官的安德鲁·布莱表示,这家纽约公司最初使用亚马逊云服务,后转投CoreWeave运行计算集群和工作站。虽然渲染速度得到提升,但西海岸员工因当地缺乏数据中心遇到使用障碍。”CoreWeave管理层承诺’一个月内解决问题’,”布莱回忆道。令人惊讶的是,该公司真在一个月内于内华达州建成基础设施,使西海岸团队得以流畅使用云端软件。

文图罗在播客中透露,CoreWeave当时仍通过以太坊挖矿创收,但仅限于GPU闲置时段。这种”百分百利用率”策略旨在最大化基础设施效益,该业务单元最终于2022年9月关闭。

两个月后,OpenAI推出ChatGPT引发行业地震。这款聊天机器人三个月内用户破亿,给负责提供算力的微软Azure云带来巨大压力。微软随即开始通过CoreWeave租赁GPU,最终签署了价值可能达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对于当时仍依赖小型初创企业口碑的CoreWeave而言,这堪称重大转折。”此刻起,CoreWeave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曾代表该公司的公关机构Treble传播主管迈克尔·凯尔纳评价道。几乎同期,英伟达不仅成为其客户,还进行了战略投资。

因特拉托将双方关系形容为共生共荣:”英伟达依赖我们构建和交付全球最高效的基础设施配置,依赖我们以最快速度完成部署,依赖我们发现软硬件问题以确保全球顺利推广。”但招股书风险因素章节显示,CoreWeave目前基础设施”全部采用英伟达GPU”。

因特拉托透露与英伟达CEO黄仁勋保持密切沟通:”我们随时交流行业见解,通过信息共享实现最优解决方案。”这种深度绑定为CoreWeave带来显著优势——2023年其获得黑石领投的23亿美元债务融资,今年5月又通过股权融资11亿美元,估值飙升至190亿美元。

公开市场投资者面临的估值难题在于:CoreWeave既非拥有爆款产品的纯科技公司,也非原创技术开发者,而是通过整合第三方技术搭建算力平台。这种重资产模式需要持续巨额资金支持。随着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加速布局AI基础设施,以及Lambda Labs等竞争对手涌现,CoreWeave能否保持先发优势仍需观察。 私募股权巨头黑石集团与对冲基金Magnetar达成了一项非常规融资协议——这两家机构如今已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权投资者。CoreWeave将所持英伟达GPU芯片作为抵押品,并在招股书中宣称开创了全新”创新型”融资模式。但这种融资成本极其高昂,实际利率超过14%。2023年,CoreWeave又从黑石、Magnetar等机构获得逾70亿美元追加融资,借款利率约为11%。该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规模扩大,我们已成功实现融资成本的逐步降低。”

对CoreWeave而言,这是进军AI算力市场必须支付的代价。这个推动英伟达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领域,被众多专家认为仍处于发展初期。DA Davidson分析师预测,CoreWeave贡献了英伟达6%-7%的营收。本月初,该公司还与OpenAI签署了价值近120亿美元的五年期合作协议。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在CoreWeave上市路演视频中表示:”CoreWeave协助我们构建了超大规模计算集群,这些设施支撑了我们最知名模型的训练,并帮助我们按客户需求规模交付系统。”CoreWeave称,得益于与OpenAI的合作,微软在未来合约收入中的占比将降至50%以下,而去年该比例高达62%。

如今从事大宗商品交易的巴尔达萨诺,本周在波士顿度假时看到了关于CoreWeave债务问题的新闻报道。但当被问及是否计划购入该公司股票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会买。”

(CNBC节目《华尔街直播室》播出Magnetar Capital大卫·斯奈德曼解析CoreWeave投资价值及IPO前景的专题报道,此处保留原节目信息及视频时长标注)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3/30/coreweaves-7-year-journey-to-ipo-wound-through-crypto-before-ai.html

jpich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