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31 Mar 2025 05:18:51 GMT
2022年4月4日星期一,Klarna首席执行官塞巴斯蒂安·西米亚特科夫斯基在伦敦金融科技活动上发表演讲。(配图:克里斯·拉特克利夫 | 彭博社通过CNBC)
伦敦——在担任Klarna首席执行官20年后,随着这家金融科技公司准备在纽约进行重磅上市,西米亚特科夫斯基即将面临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这位43岁的企业家于2005年与瑞典同乡尼克拉斯·阿达尔贝里、维克托·雅各布森共同创立Klarna,旨在通过更友好的在线支付体验挑战传统银行和信用卡公司。
如今,Klarna已成为”先买后付”的代名词——这种支付方式允许消费者购物后选择月末一次性结清,或通过免息分期付款。但尽管西米亚特科夫斯基已将Klarna打造成金融科技巨头,其创业历程充满挑战:既要应对PayPal、Affirm和Block旗下Afterpay等竞争对手的崛起,又经历了公司估值暴跌85%的困境。
然而这位直言不讳的联合创始人并未退缩。在这家估值可能达到150亿美元的公司IPO前夕,他依然勇于直面各方质疑。
**”疯狂信念”**
2024年10月,CNBC在伦敦专访了西米亚特科夫斯基。尽管掌舵这家历经波动的公司二十年,这位CEO仍保持着从容气度。”无论经历多少商业周期起伏,我始终在问自己:Klarna能否成为下一个谷歌级别的企业?能否达到千亿甚至万亿美元市值?”他对CNBC表示,”我依然保持着这种近乎疯狂的信念。”
这家疫情期间的宠儿曾在软银领投的融资中估值460亿美元,但2022年因通胀加息打击科技股,估值骤降至67亿美元。此后数年,Klarna一直致力于价值重建。其收入主要来自商户支付服务费、生息融资方案及广告业务。IPO文件显示,公司去年营收28亿美元(同比增长24%),实现净利润2100万美元(2023年净亏损2.44亿美元)。
**All in人工智能**
自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西米亚特科夫斯基迅速将AI技术确立为公司战略核心,特别是能降本增效的应用方向。但相关策略也引发争议:2023年Klarna实施招聘冻结,次年宣布AI客服已替代700个全职岗位。去年8月CEO透露,借助AI在营销、客服等领域的应用,公司员工总数从5000人精简至3800人。
“通过自然减员而非裁员,企业规模正在逐步收缩,”他对路透社表示。当CNBC问及AI引发的社会焦虑时,西米亚特科夫斯基直言”拒绝再道歉”,其表态与扎克伯格遥相呼应——这位Meta掌门人曾反思,为不属公司过错的问题担责是其”二十年来的错误”。他进一步强调:”现有AI技术已能替代大量人工岗位,但…”(此处保留原文未完成语态) 我不想成为那种站在台上说‘别担心,会有新工作’的科技领袖,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新工作从何而来。”他在十月接受CNBC采访时坦言:”我只想坦诚说出正在发生的事。我更愿意公开表态,因为我清楚这些科技领袖私下交流时,根本不会重复他们在公开场合的说辞。”
直言不讳的CEO
塞米亚特科夫斯基素来以捍卫公司立场著称,尤其是当Klarna的商业模式遭遇质疑时——这家公司为从服装到外卖的各类消费提供短期融资服务。上周Klarna宣布与DoorDash合作,在美国外卖App上提供灵活支付方案,却引发网友强烈反对,认为这会让经济拮据的消费者陷入更深的债务泥潭。
一位X平台用户发布恶搞图,配文”你说自己在DoorDash欠了1.1万美元是什么意思”,图中人物是理财专家戴夫·拉姆齐。塞米亚特科夫斯基随即在X平台辩护称,Klarna提供包括即时全额支付、月末结清及分期付款在内的多种支付方式。”DoorDash可不只卖食物!”这位CEO回应道,”虽然’分四期’是我们最知名的服务,但用户照样能用信用卡支付。”
2022年,这位敢言的企业家在裁员10%后坚称公司”优于信用卡”且”极具抗衰退能力”。随着Klarna临近上市,投资者必将审视他的领导履历,评估他是否仍是掌舵公司的合适人选。
曾于2010-2017年任职Klarna市场部门的金融科技公司Brite Payments CEO哈克勒尔反驳了”疫情期间领导层管理不善”的说法。”我从不认为他们管理失当,媒体报道有失偏颇,”她在十一月告诉CNBC,”他们只是全力追求增长——因为这正是投资者要求的方向。”
过山车般的历程
塞米亚特科夫斯基承认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被问及CEO生涯最大挑战时,他将2022年裁员10%称为”做过最艰难的决定”。”当时非常痛苦,我没预料到投资者情绪会急转直下,公司估值能从巅峰跌至谷底,”他回忆道,”突然意识到必须变革,现有模式不可持续。我要对消费者、员工、投资者这些利益相关方负责……但不幸的是,这个决定最终波及了约10%的员工。”
与其他科技公司类似,Klarna在疫情期间迅猛发展。2020年其平台总交易额同比增长46%,达530亿美元。”任何理智的人都不会轻视这种规模的人事变动,”塞米亚特科夫斯基说,”这绝对是场煎熬。” “这绝非儿戏,对吧?这是个艰难的决定。它会让你流泪。我就曾为此落泪。”
——克拉纳(Klarna)首席执行官 塞巴斯蒂安·西米亚特科夫斯基
这家公司当时还招募了数百名新员工,旨在把握政府封锁政策对消费者行为带来的机遇,并乘势扩张业务——彼时全球电子商务正经历加速普及期。
谈及裁员决定时,克拉纳CEO表示:”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不会轻视这种事。这是痛苦的抉择,足以让人潸然泪下,我自己就哭过。”但他坚持认为裁员势在必行:”我对所有利益相关方——员工、股东、公司整体都负有责任,在当时情境下这是必要的决断。”
**上市之路的考验**
如今,这位CEO正面临创业二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带领他联合创立的公司登陆公开市场。
PitchBook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私募资本研究主管纳林·帕特尔通过邮件向CNBC分析:”IPO对企业存在风险,股价可能剧烈波动。整个筹备过程不仅耗资不菲,与投行接洽更是旷日持久。”
本月早些时候,克拉纳已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招股说明书,但尚未确定上市日期及发行股价。若成功上市,西米亚特科夫斯基及红杉资本、银湖资本、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等股东的身家将水涨船高。
红杉资本目前以22%持股比例稳居第一大股东,西米亚特科夫斯基则以7%持股位列第二。成功的IPO不仅将提升员工持股价值,更有望为经历数年动荡的公司重振士气。
帕特尔指出:”关键在于平衡——既要为套现的老股东实现公允估值,又要让新投资者以合理价格入股。估值过高可能导致后市下跌,而过低则意味着老股东未能充分实现收益。”
(每周五为您精选全球科技要闻,立即订阅获取简报)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3/31/klarna-ceo-sebastian-siemiatkowski-faces-biggest-test-yet-i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