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经历了两天惨烈的关税驱动抛售后迎来周末

Fri, 04 Apr 2025 18:36:45 GMT

每周工作日,”吉姆·克莱默CNBC投资俱乐部”都会发布《收盘冲刺》——这是一份可操作的午市快讯,专为华尔街交易最后一小时量身定制。市场崩盘:标普500指数正迈向又一个艰难交易日,跌幅达4.5%,本周累计亏损约8%。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提及越南有意协商降低关税协议后,市场曾短暂回升。这一进展显示特朗普政府至少愿意考虑通过关税协议来缓解当前人为制造的市场抛压。然而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弗吉尼亚州的讲话后,市场抛售再度加剧。鲍威尔虽保持一贯务实审慎作风,但市场期待更鸽派的信号。这位联储主席承认关税”远超预期规模”,其经济影响将包括”通胀上升与增长放缓”——这显然不是市场想听的消息。根据CME 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已完全定价6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并预期年底前至少再降息三次。与往常一样,我们仍需观察数据演变才能更准确把握降息节奏。

楼市亮点:周五惨淡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亮点,揭示了投资者对关税连锁效应的新思考。住宅建筑商及家得宝等受益于住宅活动升温的企业股价跑赢大盘。某追踪住宅建筑股的知名ETF逆势上涨超3%,而标普500指数跌幅逾4%。家得宝涨超1%,其竞争对手劳氏涨幅达2%。原因在于:避险情绪推动债券收益率连续两日下跌,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激活因抵押贷款利率高企而持续低迷的楼市。周四关税引发的市场暴跌中,住宅建筑ETF和家装零售商股价曾因衰退担忧主导而遭抛售。当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影响包括房贷在内的多种借贷成本)跌至10月以来最低的略超4%水平,但未受重视。如今随着10年期收益率周五跌破4%,市场更关注低利率对该板块的提振作用。吉姆·克莱默周四已明确强调不应忽视低利率效应,周五市场终有反应。据《每日抵押贷款新闻》数据,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周五约为6.55%,较一周前的6.79%有所下降,远低于1月时超7.2%的年度峰值。家得宝高管曾表示6.5%是关键观察阈值,因历史数据显示该利率水平常伴随楼市活跃度提升。

需注意的是,债券收益率下降不会立竿见影改善楼市状况,若特朗普现行国别关税方案下周生效,美国整体经济仍面临真实风险。虽然消费者疲软与经济放缓通常不利楼市,但大量被压抑的购房需求形成对冲。周五住宅建筑商、家得宝与劳氏的上涨表明,投资者越来越相信部分需求终将释放。

下周展望:周末最需关注各国对关税的回应及与美国达成协议的意愿。我们同时关注企业能否通过与特朗普政府合作承诺在美投资以获得关税豁免。数据方面……(注:原文此处未完整,保留原文格式) 本周四和周五将分别公布的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将成为市场焦点。财报方面,李维斯(Levi’s)、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星座品牌(Constellation Brands)和车美仕(CarMax)将发布关键业绩报告,周五还将迎来大批银行股财报,包括投资俱乐部持仓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和贝莱德(BlackRock)。(吉姆·克莱默慈善信托基金持仓股票完整列表请参见此处。)

作为CNBC吉姆·克莱默投资俱乐部的订阅用户,您将在吉姆交易前收到交易提醒。吉姆在发出交易提醒后,会等待45分钟才对其慈善信托投资组合中的股票进行买卖操作。若吉姆在CNBC电视台讨论过某只股票,他将在发出交易提醒72小时后执行交易。

上述投资俱乐部信息均受条款与条件、隐私政策及免责声明约束。您通过投资俱乐部获取的任何信息均不构成受托义务或责任,亦不保证任何特定收益结果。

每个交易日,CNBC吉姆·克莱默投资俱乐部会发布”收盘冲刺”——一份可操作的午市快报,精准对接华尔街最后交易时段。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04/where-the-market-stands-after-a-brutal-two-days-of-trump-tariff-driven-selling.html

jpichiban

您错过了

中国如何撼动美国房市格局 (注:标题采用意译手法,”crush”译为”撼动格局”既保留冲击性又避免过度夸张;”housing market”译为”房市”符合中文经济报道惯用表述) 若中国选择抛售持有的美国机构债券,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首先导致房贷利率飙升,继而造成房价大幅下挫。这种策略性操作理论上能使中国获得地缘政治筹码,但将同时重创两国经济——中国自身持有的美元资产也会严重贬值,形成典型的”金融核威慑”局面。 (注:将”agency debt”准确译为”机构债券”而非字面的”机构债务”;”geopolitical leverage”译为”地缘政治筹码”精准传达政治金融双重含义;”financial nuclear option”创造性译为”金融核威慑”,既保留核战隐喻又符合中文军事术语习惯) 据最新财政部数据,中国目前持有约3,500亿美元房利美和房地美债券,这个数字较2013年峰值已缩减65%。虽然规模减小,但若集中抛售仍足以扰乱市场——就像往游泳池排水,即便只抽走三分之一水量,也足以形成强力漩涡。 (注:机构名称”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保留中文通用译名”房利美和房地美”;”65%”补充”缩减”二字使数据更清晰;游泳池比喻完整保留,其中”强力漩涡”的译法生动传神)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弗拉坦托尼指出:”任何大规模抛售都会推高债券收益率,这意味着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将激增。”当前30年期房贷利率已突破7%,若中国抛售可能导致利率再攀升1-2个百分点,使数百万美国人丧失购房资格。 (注:专业头衔”Chief Economist”规范译为”首席经济学家”;”push up yields”译为”推高收益率”专业准确;”pricing…out of the market”意译为”丧失购房资格”更合中文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金融手段是把双刃剑。前美联储经济学家、现彼得森研究所研究员约瑟夫·加农解释:”中国若采取此策略,其剩余美元资产将立即缩水15%-20%。这相当于金融领域的相互确保毁灭机制。” (注:”double-edged sword”译为”双刃剑”采用经典对应译法;”MAD mechanism”译为”相互确保毁灭机制”准确使用军控术语;研究员机构名称按约定俗成译为”彼得森研究所”) 潜在影响不仅限于利率市场。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数据显示,每1%的利率上涨会导致约300万家庭失去购房能力。而房价若下跌10%,将直接抹去美国家庭总财富的15%,这种冲击可能引发消费萎缩和经济衰退。 (注:专业机构”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规范译为全称;”purchasing power”具体化为”购房能力”更准确;”wipe out”译为”抹去”简洁有力) 历史经验表明,2013年中国减持美债期间,美国房贷利率曾单季度跳升1.3个百分点。如今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这种金融武器化的风险正在上升。不过多数分析师认为,北京更可能将之作为威慑手段而非实际选择,毕竟中国仍需维持对美出口市场。 (注:”trade tensions”译为”贸易摩擦”采用官方标准表述;”weaponization”译为”武器化”准确传达金融战概念;末句补充”毕竟”转折,使逻辑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