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05 Apr 2025 13:06:35 GMT
阿尔谢尼45 | 伊士托克 | 盖蒂图片社
专家指出,尽管特朗普总统可能期望通过关税政策重振美国制造业,但现实情况远非如此简单。
周三,总统宣布了全面关税措施,包括对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的基础税,并对特定国家实施更高税率:中国34%、欧盟20%、台湾地区46%。特朗普宣称”就业岗位和工厂将强势回归”,并强调”此举将激活国内工业基础,撬开海外市场,打破贸易壁垒,最终本土增产将带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低的消费价格”。
非营利组织”回岸倡议”主席哈里·莫瑟指出,过去四五十年间,由于企业将业务迁往成本更低的海外地区,美国已流失约600万个就业岗位。他认为关税政策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但根本解决方案在于应对美元强势和培养劳动力。莫瑟坦言,相较于特朗普公布的税率,自己更倾向于较低税率:”适度税率更容易推行,同时足以推动产业回岸和外商直接投资超过我们建设工厂与配备人员的能力。”他预测特朗普的初步行动将促成谈判:”只要他让其他国家确信会持续施压直至问题解决,对方就可能让步——或许允许本币适度升值,或许降低对我国商品的关税壁垒,甚至鼓励其企业赴美建厂。”
**企业料将”谨慎行事”**
专家表示,企业回归美国仍需克服诸多障碍,包括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实施期限。雷蒙德詹姆斯公司华盛顿政策分析师爱德华·米尔斯在周三报告中指出:”鉴于政策前景难以预测且工业产能建设周期漫长,预计多数企业宣布后将保持谨慎态度。在可行范围内可以新增产能,但缺乏长期政策确定性将阻碍重大投资决策。”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供应链、运营与技术教授帕诺斯·库维利斯强调:”这些是重大投资决策,商人必须进行合理评估。若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企业可能仅进行保守投资,以观望事态发展。”其针对特朗普2018年定向关税的研究显示,这些措施对产业回岸或就业回归影响有限,反而对制造商造成负面冲击——原材料成本上升,部分领域出现需求与产能下降。制成品则因需求差异呈现混合表现。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杰出教授克里斯托弗·唐指出,最新关税因基于总统行政令而非国会立法程序,被视为”多变且反复”。他分析道:”当贸易政策不明朗,加之四年后可能改弦更张,许多企业难以确定如何重构供应链。这些涉及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决策不可能骤然转向。”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里斯·斯奈德认为……
(注:根据用户要求,此处保留原文未完成句式的处理方式) 关税是推动制造业回流的”积极催化剂”,但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项目回归美国的浪潮。他表示,目前预计会是一些小型、快速见效的投资项目,可能使产出提升约2%。”当我们与企业沟通时,他们对三个月后的政策走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法国兴业银行美国股票策略主管马尼什·卡布拉指出,消费者信心已遭受打击——这将影响企业关于是否及何时回流的决策。美国经济咨商局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跌至12年低点。”当出现信心危机时,那些已宣布在美投资的跨国企业将会暂停计划。”卡布拉表示,”除非解决信心危机,否则潜在投资和已宣布的投资项目都不会快速推进,进度将会放缓。”
专家称,美国制造业要真正复苏仍需克服诸多障碍。”美国尚未做好承接制造业回流的准备。我们缺乏基础设施,劳动力不足,还需要考量有多少美国人愿意进厂工作。”唐教授指出,”如果操之过急,可能会带来相当高的风险和危害。”他认为虽然特朗普关税政策会促使部分企业回归,但对多数企业仍存在诸多障碍。高管们面临季度业绩的短期压力,且管理美国劳动力存在复杂性。”监管法规繁多,用工成本高昂,导致企业回归意愿不强。”
莫瑟强调必须加大对美国劳动力培训的投入。”除非国家大幅扩大对熟练技工和工程师的招聘培训计划,否则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终将失败。我们需要从’全民上大学’转向’全民拥有好职业’。”摩根士丹利的斯奈德相信,当企业筹备新项目时,如今会更倾向选择美国。”美国正处于50年来最有利的增量工厂承接地位。”他补充说,疫情后启动的制造业建设浪潮已陷入停滞,而关税政策将加速这些项目的完工进程。
据法国兴业银行卡布拉统计,大选后企业已宣布总投资达1.4万亿美元,预计创造约20万个就业岗位。现代汽车以210亿美元对美投资(包括路易斯安那州58亿美元工厂)位居榜首。专家认为汽车制造业可能是回流重点行业,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并计划对关键零部件加税。
华盛顿大学库维利斯教授分析,传统燃油车制造商面临两难——其供应链已高度优化,调整动力不足。”燃油车行业陷入困境,供应链难以调整且缺乏改革激励。”而电动汽车因零部件较少(电池为核心部件),更可能转移生产。”所有企业都明白美国市场价值巨大,具有优势的竞争对手(如中国企业)基本被拒之门外。”
斯奈德同样看好电动汽车产业回流,但认为根本动因是产能扩张需求。他提出核心观点:需要扩大产能(而非关闭海外工厂搬迁)的行业将成为回流主力,这包括工业设备等领域。目前在建的半导体工厂就是典型案例,这些项目往往需要三到五年建设周期。 他表示,半导体和制药行业虽暂未列入加征关税名单,但未来仍可能成为目标。专家预测这两个产业将加速回迁本土。
半导体制造业的回流动力源于202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芯片法案》,该法案为本土建厂及扩产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据”回岸倡议”组织数据,计算机及电子产品行业成为2024年宣布回迁岗位最多的领域。”这些属于高科技、自动化程度高的产业,实际用工需求有限。”唐姓分析师指出。
对于制药企业,供应链管理专家库维利斯认为可能仅部分环节回归:”关键在于关税征收节点的选择——是针对成品药还是原料药?目前美国仍需从中国进口化学原料和活性成分。”他表示,若能达到避税门槛,药品制剂和包装环节完全可在美国本土完成。”若想促使整个供应链回迁,必须对供应链各环节实施全面高压关税政策。”
事实上,包括礼来、强生在内的多家制药巨头在特朗普上任前就已启动在美扩产计划。
【Pro LIVE峰会邀约】纽约证券交易所巅峰对话!
市场前景不明?快来纽约证交所参加CNBC Pro首届线下峰会,抢占投资先机!
当金融市场风云变幻,专业洞见就是您最强大的武器。作为CNBC Pro订阅用户,诚邀您莅临6月12日(周四)在纽约证交所举行的首场专属线下峰会。您将参与由卡特·沃斯、丹·奈尔斯和丹·艾夫斯三位顶级分析师主持的实战研习会,更有汤姆·李特别版”Pro对话”环节。更可在传奇交易大厅举办的鸡尾酒会上,与CNBC专家团队及精英投资者深度交流。席位有限,速速报名!
【华尔街速递】
• 高盛月内二度下调标普500明年目标价,现为全市场最低预期
• 第二季度来临,分析师最看好的道指成分股揭晓
• 专家共识:马斯克成汽车关税最大赢家,”特斯拉吃肉,底特律流血”
• 这只互联网股今年涨幅21%,领跑伯克希尔投资组合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05/trump-says-tariffs-will-accelerate-reshoring-but-experts-say-its-not-that-eas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