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06 Apr 2025 21:00:39 GMT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导致股市两日内暴跌10.5%,让我们不禁担忧周一或本周是否会继续崩盘。其实要实现他的目标本有更佳策略——他只需坚持自己反复强调的”对等关税”主张即可,即其他国家对我们征收多少关税,我们就对其征收同等关税。但在与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深入磋商后,政策转向了对数十个美国贸易伙伴实施惩罚性广泛关税。这一剧变冲击了市场体系,可能重塑我们的消费格局,并必然引发更多抛售。
不过我们首先要排除全面清仓的选项。若无法通过谈判降低特朗普周三晚间宣布的关税税率,市场确实可能继续下探——甚至大幅下挫。但我认为,除非未来一年内有资金需求,否则在当前点位抛售绝非明智之举。相反,我正关注那些不受关税影响的优质企业,趁着标普500期货拖累所有股票下跌时择机买入。这些公司终将胜出,此刻抛售它们犹如认定其必将失败,这显然有失公允。任何大规模抛售都可能被迅速证伪,尤其当善变的总统改变主意时——这一切都关乎数学计算。
若我们保持理性分析(在这个情绪化的时刻更应如此):两个月前,我们预期标普500至少能达6500点,若配合强力放松管制、适度减税及支出管控,甚至有望冲击7500点。那时市场本可高歌猛进。如今?关税政策迫使我们必须全盘重新评估。
受近期抛售影响,标普500的市盈率已从22倍高位回落。随着企业盈利预期因关税而下调,市场可能面临更大压力。假设标普500预期盈利220美元对应18倍市盈率(当前FactSet对2025年盈利共识预期约为268美元),指数可能下探4000点——较周五收盘价低逾千点。若周一出现”黑色星期一”式暴跌至此点位,可考虑逐步建仓。但必须警惕欧洲可能的反制措施,那将导致市盈率与盈利预期继续下修。我们需避免指数跌至3500点——较5000点缩水30%的惨烈局面。虽然我希望排除这种可能,但若总统在欧洲报复后变本加厉(我确信欧洲必将报复),这一风险将真实存在。
让我们权衡利弊后预判可能情景:
**风险因素**(因其复杂性与市场噪音而首先分析):
1. **经济衰退风险**:突如其来的政策冲击令众多企业CEO(尤其是大型企业)担忧资本支出萎缩。高度依赖股市收益的投资者将缩减个人消费,这些连锁反应可能引发衰退——尽管美联储通过降息放松货币政策可缓解冲击。
2. **通胀失控风险**:国际企业要么转嫁关税成本(如苹果公司、汽车制造商及进口原材料商),要么因销量锐减导致滞胀。美国央行虽拥有充足工具遏制衰退,但对这种输入型通胀束手无策。 经济增长放缓与盈利下滑。第三个弊端更为棘手。由于特朗普采取的是”一刀切”的粗暴手段,其他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很可能会接踵而至。中国已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作为报复。虽然周一你可能想大举买入股票,但必须警惕欧洲随时可能发起的反制——这将导致市场进一步下挫。这正是我不敢建议满仓操作的主因。何不等欧洲亮明底牌后再行动?即便周一市场表现尚可,也不能排除当欧洲的反制措施在本周晚些时候落地时,局势会急转直下。须知除了亚马逊,我们的科技企业在欧洲都有重大业务布局,都可能遭受重创。最后让我们现实些——与白宫不同,我们心知肚明:供应链重构绝非朝夕之功,在美国新建工厂需要经年累月。这种认知落差令人不安,我们必须承认特朗普总统严重高估了美国产业转型的敏捷性和劳动力储备。
回到问题本质:若特朗普实施真正对等的关税政策,哪怕从10%起步并宣布逐步提升至20%甚至30%的计划,我都能理解。但症结在于,美国贸易逆差是长期奉行”自由贸易优于公平贸易”政策积累的结果。要求守规矩的美国企业突然改弦更张,在维持现有架构的同时逆转经营方向,既不公平也不合理。这必将导致盈利缺口扩大和必要裁员,最终可能终结当前的经济扩张周期。更别忘了杠杆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被迫抛售引发的连锁反应——他们总是以非建设性的方式放大市场波动。
利好因素则相对明晰。首先,虽然市场已深陷调整区间,但大量股票(尤其是科技股)较52周高点已回落超50%,其中不乏戴尔科技等优质企业(该股位列俱乐部潜力股观察名单)。其次,债券收益率下行形成对冲力量,既增强了股息股的吸引力,也提升了房地产复苏的可能性(上周五建筑股走强已有所体现)。第三,特朗普重设贸易规则确有现实考量,只是纳瓦罗式的”创可贴撕除法”过于激进——这简直是在连皮带肉地撕扯。若采用商务部主张的渐进策略,通过对中转贸易维持高关税、同时给予回迁企业过渡期豁免,虽仍会冲击盈利,但至少是分阶段消化。
最关键的历史启示是:自1981年以来六次重大市场下跌中,在跌势最猛时买入(而非卖出)的投资者,多数在一年内(有时更早)获得可观回报。虽然标普500指数在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后耗时数年才收复失地,2008年大衰退时期更是耗费六年才回本(我在2008年10月初就警告:五年内需动用的资金应立即撤离市场,随后标普果然又跌去三分之一,直至2009年3月见底)。但历史表明,危机时刻的逆向投资终将获得厚报。 直到六年后才重仓多数股票。我认为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稳固得多,系统内的杠杆率大幅降低,企业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金融机构资本充足,就业市场也极具韧性。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失业率激增的局面。
当前形势的概率分析
现在,让我们为所有可能性赋予概率权重。首先,关于是否该在明日买入:我认为当前触底的概率仅有25%,因为欧洲可能实施报复性措施,且未来几周众多企业公布的财报可能不及预期并发布悲观展望。这意味着除非标普500指数跌破4000点,否则任何买入行为都显得冒险。我们需要看到盈利预期下修、估值倍数回落,才会考虑逐步建仓——当然,若持仓个股出现断崖式下跌且远离高点,仍可个案研判。
其次,关于是否保留现金并在第一季度财报季期间分批布局:参照历史规律,即便经济陷入衰退(排除2007年式危机),这种策略仍有50%的成功概率。但请记住,账面上的浮亏并非实际损失,除非你因来年资金需求选择割肉离场。
第三,关于是否清仓大部分持仓:这属于严重衰退情境,我个人难以采信。该情形需要股指平均下跌25%,虽然在我看来过于剧烈,但确有可能发生。鉴于美联储即便在滞胀环境下仍有调控空间——他们完全可以将关税视为一次性价格冲击,通过时间消化影响——我认为这种情况仅有25%的发生概率。
当下策略
在标普500指数接近4000点前,我们宜保持观望,以避免欧洲反制措施的冲击。既不能因恐惧错失机会,也不可盲目乐观招致重大损失。让标普指数点位、盈利预期和估值倍数来指引方向——当前这些指标显然不容乐观。市场情绪过于胶着,我们不应再加剧这种局面。(吉姆·克莱默慈善信托持有苹果公司多头头寸,完整持仓列表参见原文。)
作为CNBC吉姆·克莱默投资俱乐部的订阅用户,您将在其操作前收到交易提示。克莱默在发出交易提示后45分钟方对其慈善信托组合进行买卖操作;若相关股票在CNBC电视节目中讨论过,则等待期延长至72小时。上述投资俱乐部信息均受条款与条件、隐私政策及免责声明约束。接收该信息不构成任何受托义务或责任,亦不保证特定收益结果。
(背景说明:2025年4月3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白宫南草坪对媒体发表讲话后离开。索尔·勒布|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其实存在更优方案来实现特朗普总统的所有政策目标,而不必引发两日暴跌10.5%的市场动荡,更不必让投资者担忧本周一或后续交易日是否会出现崩盘。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06/jim-cramers-stock-market-strategy-after-trumps-tariffs-caused-sell-o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