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07 Apr 2025 16:09:32 GMT
图片来源:Alistair Berg | Digitalvision | Getty Images
将储蓄存入定期存单(CD)的投资者,可能因选择不当而蒙受损失。当前,受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和全球贸易战升级担忧影响,市场正经历剧烈震荡,那些冲动逃离股市的投资者尤其可能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加州尔湾Sun Group Wealth Partners联合创始人、CNBC金融顾问委员会成员孙温妮指出:”购买CD时,货比三家至关重要。”
**为何消费者可能”吃亏”**
CD设有固定期限,从数月到五年以上不等。到期时银行将返还本金加利息。若提前支取,储户通常需支付相当于数月利息的罚金。
但特拉华大学金融学副教授马蒂亚斯·弗莱肯斯坦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弗朗西斯·朗斯塔夫的最新研究表明,采用正确策略的储户支付这笔罚金可能反而更划算。研究发现,相较于直接选择短期CD,储户通过选择长期CD并支付罚金提前支取,往往能获得更高收益。弗莱肯斯坦向CNBC表示,不了解此策略的投资者可能被银行”克扣”收益。
**普遍现象而非特例**
举例而言:若投资者将1美元存入年利率5%的五年期CD,一年后支付六个月利息的罚金提前支取,可获得约1.03美元,仍高于年利率1%的一年期CD的1.01美元收益。弗莱肯斯坦和朗斯塔夫在10月发表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论文中指出,银行普遍采用这种定价模式。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16,891家银行(从社区银行到全国性大行)提供的每周CD利率(针对10万美元以内账户)。结果显示,约52%的CD产品在对比常规期限与提前支取的长期CD时存在此类”定价矛盾”。
“这是行业常态而非例外,”弗莱肯斯坦强调,”有些银行始终如此操作,也有些完全不会。”存在这种定价差异的银行中,收益差距”相当显著”——研究显示近二十年的平均差异达23个基点。以5万美元投资为例,选择长期CD并提前支取平均可多获115美元利息。弗莱肯斯坦指出,疫情期间随着利率上升,这种定价差异进一步扩大。
**CD的核心价值:安全性与流动性**
根据最新《消费者金融调查》,截至2022年约6.5%的美国家庭持有CD资产,平均价值约9.9万美元。孙温妮认为,CD非常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人群,包括临近退休者、已退休人士、短期购房计划者甚至注重资产保值的年轻投资者。但她提醒,投资者不应因恐慌抛售股票转投CD,”在市场低谷抛售并转投CD,可能错失后续反弹机会”。
(注:文中视频标题《沃顿商学院杰里米·西格尔:关税是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全球市场连线:最恐慌时往往是最佳买入时机》及小标题”更多个人理财建议”下的三条内容为配合语境补充的背景信息,实际翻译时可根据需要调整呈现形式。) 孙先生指出:”这种做法相当于将损失锁定,可能超出您的财务承受范围。”与所有投资产品一样,大额存单同样利弊并存。相较于高收益储蓄账户或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相对安全的投资渠道,大额存单能在约定期限内提供无市场波动风险的固定收益。但作为交换条件,其资金流动性不如储蓄账户灵活,长期收益率也低于股市表现。
弗莱肯斯坦根据其研究成果建议:”除了横向比较各家银行的最优利率外,还应纵向分析银行内部产品结构——有时接受较长期限但承担提前支取罚金反而更划算。”然而当前市场环境可能限制了这种策略的实施空间。孙先生解释道,虽然长期存单通常利率更高,但截至3月31日Bankrate数据显示,目前一年期存单平均利率约1.9%,反而高于五年期1.6%的水平。
孙先生还提出了替代策略:投资者可采用”阶梯式配置”,将部分资金存入长期存单,剩余资金则分散投资于多个短期存单。当短期存单陆续到期后,可视情况继续滚动投资。这种组合方式既能锁定部分高收益,又保持了资金调配的灵活性。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07/shop-around-for-best-cd-rates-but-dont-panic-buy-as-stocks-plun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