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因萨纳:长期熊市的影响值得深思

Mon, 07 Apr 2025 18:27:31 GMT

当许多人还在担忧股市单日暴跌(跌幅超过10%)的风险时,或许我们更该思考数十年未遇的长期熊市可能带来的影响。除非达成一系列令特朗普政府满意的贸易协议,否则华尔街的短期阵痛将持续蔓延,最终波及实体经济。必须认识到,贸易只是本届政府重塑二战后国际秩序计划中的一环——这个宏大蓝图不仅涉及贸易关系,更包含地缘政治联盟与军事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

股市陷入长期横盘震荡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1966至1982年间,道指始终在700至1000点区间徘徊:越南战争升级、美国放弃金本位制、通胀失控、尼克松总统的工资物价管制失败、阿拉伯石油禁运冲击全球能源与金融市场、1979年伊朗革命爆发……这些事件共同造就了长达十六年的经济与市场动荡。如今美国乃至全球,是否正步入一个充斥着交替震荡与政策应对、伴随国内市场长期停滞的新不确定周期?

### 被驯化的市场反弹预期
自1987年以来,我们已习惯认为市场恐慌与崩盘都是短暂的——联邦政府与美联储总会出手逆转颓势。这期间虽经历过多次熊市与衰退(最严重当属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崩塌),但持续时间多为中短期。然而我们尚未遭遇过经济持续停滞、股市横盘超过十年的局面。虽然这并非基准预测情景,就像1987年单日暴跌22%的极端情况难以复制,但在特朗普政府重构全球联盟体系带来的多重不确定性下,投资者有必要审视所有潜在可能。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966年首次触及1000点后,直到1980年代大牛市启动前的1982年末,才真正突破这一关键位。

### 停滞年代会重演吗?
当短期波动与长期停滞在当前变幻莫测的政策雄心下交织,历史会重演吗?以下情境或可提供思考维度:
– 若美国与传统贸易伙伴实质性脱钩?
– 若美国转而结盟历史敌对国家而非传统盟友?
– 若美国对俄罗斯吞并乌克兰、中国收复台湾视若无睹?
– 届时的世界格局将如何演变?
更值得警惕的是,基于本届政府对格陵兰、巴拿马甚至加拿大的潜在意图,美国理论上可能转向扩张主义政策。

### “镀金时代”的警讯
尽管特朗普总统推崇1870-1913年美国的经济扩张期,但那同样是个充满战争、市场恐慌、银行倒闭与联盟体系剧变的时代。在可能持续数年的特殊时期里,执着预测股灾或抄底或许已不合时宜——1929年大崩盘后,道指直到1954年才收复失地。

虽然当前形势远未至此般严峻,但日益明显的滞胀风险,恐将压制股市回报率至远超市场预期的时长。若政策制定者继续以零和思维重构国际秩序,投资者需要为可能延续十年以上的市场寒冬做好准备。 眼下”y”象征着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或许投资计划也需要同样的创新。资金配置的渠道其实非常多元。过去数十年来,美国股市的表现确实领跑全球,但历史并非总是如此,未来几十年也未必会延续这种格局。当政治政策日趋封闭之际,投资者或许更应具备全球视野。正如水牛春田乐队那句永恒歌词所言:此地正风云变幻,个中真意却尚未分明。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07/ron-insana-consider-the-implications-of-a-long-term-bear-market.html

jpich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