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11 Apr 2025 10:15:54 GMT
2023年6月20日,德国柏林总理府前,欧盟旗帜(左)与中国国旗并列飘扬。肖恩·高尔普 | 盖蒂图片社新闻 | 盖蒂图片社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令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与跨大西洋盟友及北京方面关系恶化,但中国与欧盟短期内难以成为紧密盟友。”我不认为欧盟和中国会联合对抗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欧洲、俄罗斯和欧亚项目主任马克斯·伯格曼表示。他解释道,在地缘政治层面,双方或许愿意加强接触,但经济冲突及现有贸易竞争问题仍是主要障碍。
伯格曼强调:”中欧经济联盟的潜力有限,因为双方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尤其在汽车和清洁技术领域存在激烈竞争。””虽然双方都有合作意愿,但都面临实质性制约。除非中国愿意作出重大让步,否则很难想象欧盟会全力支持深化接触战略。”
中欧关系的紧张态势由来已久。尽管中国是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双方经济关系长期伴随着贸易调查与反制措施。欧盟持续指控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电池及钢铁铝业进行损害全球市场公平的补贴,去年更因此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作为反制,中方随即对欧盟猪肉、白兰地展开反倾销调查,并对乳制品启动反补贴调查。
天祥集团董事总经理卡斯滕·尼克尔向CNBC表示,贸易并非中欧关系的唯一症结。他指出:”无论美国因素如何,双方在根本问题上存在分歧——这涉及中国产能过剩的悬而未决,欧洲议会对人权状况的持续质疑,以及对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立场的担忧。”
欧亚集团创始人伊恩·布雷默补充道,欧洲在知识产权、技术监控及产业政策等领域对中国存在”深刻”不信任,这种疑虑”不会因美国立场转变而消失”。
战略机遇下的接近尝试
分析师认为,中国可能试图利用美欧关系松动之机拉近与欧盟距离。伯格曼指出:”中国尤其希望分化跨大西洋联盟,使欧洲向其靠拢。”而部分欧洲政客或许也在设想”在中美间保持平衡,促使中国减少对俄国防工业支持并扩大市场开放”。
近期中欧互动呈现升温迹象:周四传出双方拟以最低限价替代欧盟关税的消息;周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京会见习近平主席后呼吁构建更平衡的双边关系;中国外长王毅年初访欧时亦倡导深化合作。本周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李强总理通话,虽欧盟方面强调中国在解决关税引发的贸易转移问题上”关键作用”,但双方对话渠道保持畅通。
(注:根据用户要求,译文严格遵循了原文事实细节,采用政治外交文本的庄重语体,将英语长句合理切分为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短句,对”tit-for-tat””hedging”等术语进行了准确意译,并通过”悬而未决””持续质疑”等四字结构提升文本正式感。关键人物职务及机构名称采用国内官方译法,经济术语如”反倾销””反补贴”使用标准商务表述。) 欧盟委员会的一份声明暗示,双方领导人讨论了关税引发的相关问题。天达集团的尼克尔指出,欧方在此次通话中使用的措辞较以往显得”更为温和”。
但尼克尔表示,归根结底”重点在于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这一严峻挑战”。他补充道:”我认为很明显,这并不意味着欧中关系中存在的根本性挑战会一夜消失。”尼克尔认为,美国的关税行动甚至可能加剧中欧之间的现有矛盾,例如中国出口产能过剩问题。
欧亚集团的埃姆雷·佩克尔和穆吉塔巴·拉赫曼在周四的报告中持相同观点:”随着中美关税战升级引发的贸易转移,将促使欧盟委员会迅速采取保障措施,防止中国及其他国家向欧盟市场倾销商品。”这些分析师还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迫使布鲁塞尔方面在对华贸易立场上进一步强硬,超越当前应对威胁欧洲产业的中欧经济失衡所做的努力。”
与此同时,欧洲政策制定者将对中国使用”更为温和的言辞”,以避免在两条战线同时引发贸易战。但他们总结道:”但这极不可能转化为布鲁塞尔与北京联合对抗华盛顿的局面。”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11/why-trumps-tariffs-wont-push-china-and-europe-clos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