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激增、激励政策失效与关税壁垒:可再生能源正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Sun, 13 Apr 2025 14:16:49 GMT

Mint Images | Mint Images Rf | Getty Images
电网需求正不断攀升,部分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等耗能技术的兴起。尽管专家认为仅靠可再生能源并不足够,但它对整体能源供应至关重要。然而,随着资金冻结、补贴退坡以及对关键组件加征关税等议题被提上议程,太阳能、风能和氢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努力推动其商业模式运转——即便它们从未打算长期依赖联邦支持。

“我曾担任纽约市规划工作多年,长期以来能源需求一直呈下降趋势,”通用汽车旗下能源业务GM Energy的首席营收官阿西姆·卡普尔表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但过去五年间,这个等式已经改变。公用事业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需求。”

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除纽约外,美国未来五年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16%以上,这与2001至2024年间年均0.5%的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试图打入主流市场的可再生能源企业而言,补贴曾助其度过早期发展阶段。但特朗普总统自上任首日就将矛头指向这些政策。在1月20日的行政命令中,特朗普政府承诺”释放”化石燃料勘探与生产的新时代,同时取消”偏向电动车而非其他技术的不公平补贴及其他考虑不周的政府市场干预”。上周,特朗普又签署行政令力推煤炭增产。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22年(最新版本)为期六年的能源补贴研究,联邦能源补贴的46%流向可再生能源领域,使其成为能源版图中最大的一块。与此同时,2022年天然气和石油补贴首次成为政府净支出项,逆转了此前创造财政收入的状态。

“所有与我交流过的企业都承认,补贴对渡过研发周期是必要的,但它们也认为必须实现成本平价,”Propel Software首席执行官罗斯·梅耶科德表示。这家为Invinity能源系统、Eos储能等能源客户提供制造软件解决方案的公司,其掌舵人曾任Salesforce首席信息官。”每家企业都将此纳入商业模型。只是平价时代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这显然会带来挑战。”

梅耶科德认为,清洁能源企业可以应对补贴削减或关税上调的单一挑战,但两者叠加将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可能对电网及依赖电网的人们产生负面连锁效应。

“化石燃料不会一夜消失”
卡普尔指出,与任何能源形式一样,成功最终取决于经济性。在当前利率高企、通胀可能复燃的环境下,”关键在于’什么是最具成本效益且可推向市场的解决方案?'”他补充说,答案可能因地区而异,但太阳能和储能在许多场景已实现平价,某些情况下甚至低于天然气或燃煤发电成本。

这一经济法则在得克萨斯州同样适用——尽管该州总检察长肯·帕克斯顿公开支持煤炭市场并反对可再生能源(他在11月底起诉贝莱德等大型投资机构,指控这些公司”利用股权胁迫煤炭企业屈从’绿色能源’目标”)。根据得州审计长办公室数据,风能占该州能源结构的24%,表明只要具备经济可行性,任何能源都有发展空间。

“现实是,我们无法一夜之间淘汰化石燃料,”卡普尔坦言。 氢能源公司Q Hydrogen首席执行官小惠特·欧文表示:”化石燃料在未来几十年仍将在能源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新技术大规模涌现,化石燃料的使用将会减少,但我们需要以合理的方式持续推进研发与创新。”欧文强调需要各方共同创新,包括开发能大规模应用并显著减少碳排放的新技术。他表示:”我们不想关闭资源阀门,只是要确保资源流向正确的领域。”

氢能源本身就是这类创新之一。根据制氢原料不同,氢能的可持续性存在差异:绿色氢能(唯一气候中性形式)来自可再生能源盈余,灰色氢能则源自天然气甲烷。Q Hydrogen正致力于建设全球首个无需补贴即可实现经济可行的可再生氢能发电厂。小欧文透露,这家采用水制氢技术的公司计划今年启动新罕布什尔州设施。

欧文将氢燃料电池比作一种储能形式:”对于近乎离网运行的数据中心而言,氢燃料电池是提供备用电源甚至主力的绝佳方案。”尽管氢能因技术相对不成熟而经济性不足,但欧文认为,面对科技企业对数据存储日益增长的需求,能源需求激增将超越成本考量。

虽然氢能项目持续获得联邦政策激励推动行业发展,但欧文表示补贴从未纳入公司商业模型:”即使存在补贴,我们也会善加利用;即便没有,我们同样能良好运营。”但对于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其他替代能源企业,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联邦激励政策的变化确实能改变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程,特别是当与可能抑制企业国际关系及供应链的关税政策叠加时。

梅耶科德、卡普尔和欧文均预见私营企业合作将对未来电网产生重大影响,但他们也意识到,随着各类能源技术愈加智能化和电网依赖性增强,系统压力正持续加大。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13/grid-spike-incentive-bust-tariffs-renewables-big-stress-test-starts.html

jpich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