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
2025-04-14T12:38:13.969Z

德国在华企业仍看好中国市场
(德国之声中文网)不久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全球40余位跨国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时,呼吁外企到中国投资。习近平说,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但数字显示的却是另外一番光景。2024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减少了27%。而德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期却增长了四分之一多,达到790亿欧元。
德国企业对中国更看好吗?根据德国联邦银行的一份报告,2022年至2024年德国对华投资主要是本地再投资,即在华德国企业将在中国的盈利投入生产。这是德企与其他外企不同的地方,后者更多将在中国的盈利撤出,以减少在中国的资本持有。
但同时报告指出,德企对在中国投资新项目相当矜持,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国吸引制造业外资的政策。去年德国公司在华设立子公司的数量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德国企业来说,中国作为新投资基地的吸引力降低了。

习近平会见40余位跨国公司CEO: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基本面”没有变
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常驻上海的马铭博(Maximilian Butek)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或中期看有一些问题,比如房地产业危机、消费尚未复苏等让前景显得暗淡,但大多数在华德国企业仍对中国市场有信心,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数据”并没有改变。
“我们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德国企业计划继续在中国投资,其中大部分投资将用于研究和开发,”他说,因为中国的“基本数据”没有变化:市场巨大,拥有面向全球的生产基地,以及才华横溢、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
但马铭博也证实,目前在中国较少有新的投资,就是说很少有迄今尚未涉足中国的新企业前来。即便有,也是一些此前向中国供货,现在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更新不足、专才短缺等问题竞争力降低的企业。“这些企业如果想继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却面临过高成本,会向中国转移生产,进行新的投资。”
而那些看到自己在中国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再的德国企业,大概率不会再到中国投资。他还说,目前德国在华企业的产品集中在高端领域,这是德企的竞争优势所在。
“我的预测是,在华投资仍主要是在中国生产的企业的再投资。像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时我们所看到的新鲜外资蜂拥而至的盛况,未来几年内不会重演”,马铭博说。
“必须作的是开放”
前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此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其实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潜力还远未穷尽。他说,欧盟在中国的投资基数有1850亿欧元,而中国在欧盟的投资有1840亿欧元,大体相当。
“这听起来很多,但如果与欧盟在美国的投资相比——这个基数是2.4万亿,在华投资只有在美投资的5%。可以看出,我们在中国可以做的还远远没有达到。”
伍德克说,“我不认为欧盟企业不清楚该怎么在中国投资,”他说,中国吸引欧盟国家的投资还有很大的空间,“而必须做的是进行开放。”
就在习近平会见数十位外企CEO前,中国总理李强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言时也强调,中国“继续敞开怀抱欢迎各国企业”,并承诺将继续开放市场,推进改革。
作为德国企业界代表,马铭博表示,仅靠口头承诺不足以说服外资:“德国企业对中国政府的承诺已经感到疲倦,我们希望看到具体的动作。”
他说,中国对外资的魅力攻势已经进入第三年了,但信心喊话不能代替实际行动:“信心在任何一个投资决定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如果眼下的情况得不到改善,比如消费乏力、投资积极性不高、房地产市场下滑、地方过度负债,那信心可能就不会回来。”
相关图集:谁发明了 “去风险”?
冯德莱恩智库演讲:2023年3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两个欧洲智库主办的活动中用英语发表演讲。她指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关系正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中国“明确地将军事和商业领域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给欧洲安全带来了风险,因此需要去风险,并且更好地运用现有工具,以维护欧洲经济利益。“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而我们的答案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们必须聚焦于去风险(De-Risking),而不是脱钩。”
对华关系新的关键词:冯德莱恩的讲话获得了巨大关注。“去风险”这个说法也随即开始在德国和美国被媒体和政界人士引用。《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表述是对欧盟对华关系新的概括,德国和法国外交官此后在国际组织中推广“去风险”的概念,并使之体现在当年5月广岛G7峰会声明的内容中。德国《明镜》周刊则指出,冯德莱恩希望在用词上保留空间,与美国一段时间以来使用的“脱钩”有所区别。
依赖是个“好选择”?:德国外长贝尔博克4月中访华期间也表示,德国并非要与中国“脱钩”,而是要“降低风险”,就是说欧洲应降低对中国“不健康”的依赖。同时出席记者会的中国外长秦刚则回应说,“中德是伙伴,不是对手”,双方在供应链上相互依赖“是市场规则下最优的选择”;只要两国都保持开放,“就没有必要担心所谓的依赖”。
肖尔茨是始作俑者?:有德国媒体注意到,最早公开使用“去风险”一词的并不是冯德莱恩,而是德国总理肖尔茨。2022年11月德国《明星》杂志(Stern)在肖尔茨访华前的一篇报道中引述他谈到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性时说到:“去风险和多样化是当务之急。”但当时这一说法并未引起特别的舆论关注。
金融术语:“去风险”(De-Risking)一词并非新近的发明,而是一个金融行业的术语,指的是银行或投资者收缩或终止交易关系,以降低支付违约的风险。而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2023年1月,亦曾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欧盟虽需要“与中国合作和贸易”,但仍须修正与中国的商业交易方向,寻求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降低风险,而非脱鈎”。
沙利文:免受胁迫:华盛顿的官员也开始使用“去风险”的表述。今年4月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时表示,“去风险意味著拥有弹性的有效供应链,并确保我们不会受到任何国家的胁迫。”“我们只是要确保美国和盟国的技术,不会被用来对付我们自己,”而并不是要切断贸易,他强调,“正如冯德莱恩主席不久前所说的。”
跨大西洋共识:德国《商报》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冯德莱恩、德国总理肖尔茨以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显然已经形成了共识。“同’脱钩’不同的是,’去风险’的目的并不是要在经济上孤立中国,而是要增强欧洲自身的经济抗压能力。”
G7峰会余音:5月的广岛G7峰会结束后,英国首相苏纳克(左二)对媒体表示,英国和G7集团其它国家在共同寻找方法,减少中国带来的挑战。“这一切都是关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他补充说:“我们(七国集团)正在采取措施防止中国利用经济胁迫来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事务。”
北京:不要“鹦鹉学舌”:对G7会议公报本已大为不满的北京做出激烈反应,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指责首相苏纳克的言论是“鹦鹉学舌”。中国外交部(图)之前就G7公报表示:“对于所谓‘经济胁迫’,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才是把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胁迫者’。我们奉劝七国集团不要做经济胁迫的同谋和帮凶。”
李强斥“伪命题”:中国总理李强6月27日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说:“现在在西方,有些人在炒作所谓的‘降依赖、去风险’,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看,这两句话就是一个伪命题。”他认为,风险管控应该由“企业去做相应的判断和选择”,政府和相关组织“不应该去越俎代庖,更不应该将去风险扩大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走入欧盟对华战略:共同的对华政策也是6月30日结束的欧盟峰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峰会联合声明称,将支持继续保持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同时减少欧洲对中国的的经济依赖。”去风险”在本次声明中正式登场,成为一个概念,今后欧盟将以它作为指导方针推出对华战略。但有批评指,欧盟目前表述的“去风险”仍缺乏具体的计划和责任规范。
德国首份对华战略:2023年7月13日,德国联邦内阁通过首份对华关系战略,“不脱钩、去风险”是重要内容之一。文件称,德国将继续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应“降低关键领域的依赖性”。德国政府将提高社会对涉华风险的敏感度,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提醒企业做好风险管控。文件还强调,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是不可接受的,台海军事冲突升级将影响到德国和欧盟的利益。
去风险与关税战
德国和欧盟企业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欧盟呼吁经济界对华“去风险”。这一口号也写入了德国新一届政府的联合执政协议,成为政府未来的一项施政方针。但德国企业对“去风险”有着自己的理解。
马铭博强调,去风险是双向的。 “去风险一方面意味着,尽可能在地域和分类上建立安全的供应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中国投资以便在中国保持竞争力,而这正是德国企业多年来在中国的战略,通过多样化、本地化和创新来让风险最小化。”
这一战略现在尤其受到美中贸易关税战的严峻考验。尽管德国企业早已开始未雨绸缪,但此次关税战的烈度仍超乎人们的预料。不过大多数德企是在中国为中国市场生产,因此受关税冲击可能较小。但市场的不确定性肯定不利于企业的规划,包括投资计划。
因此马铭博预测,在德国企业重新进行重要投资之前,他们可能会首先等待市场恢复积极发展和经济增长回升。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dw.com/zh/%E4%B8%AD%E5%9B%BD%E5%91%BC%E5%94%A4%E5%A4%96%E8%B5%84%20%20%E5%BE%B7%E4%BC%81%E8%BF%98%E6%9C%89%E5%A4%9A%E5%A4%A7%E4%BF%A1%E5%BF%83%EF%BC%9F/a-7223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