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默:苹果与英伟达在特朗普时代难成投资首选——我的考量方向

Sun, 13 Apr 2025 20:47:23 GMT

每当分析师们登上电视解读当前形势时,”重置”这个词便频频出现。这纯粹是华尔街的胡言乱语——正如你们所知,我向来厌恶这种措辞。我会当场进行翻译:所谓”重置”,实际意味着我们正遭遇突如其来的负面冲击,不得不下调对某只股票或某个板块的估值偏好。当下市场正在经历如此密集的”重置”,以至于我们几乎无法全面捕捉、量化评估其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但请允许我分享一个确凿无疑的市井智慧:在特朗普时代的投资逻辑里,历史表现已完全失效。

这绝非意味着我们要举手投降、清仓离场。眼下并非2007年金融危机重演,而是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模式——值得持有的股票正在锐减,我们持仓中既有符合新标准的标的,也包含那些被市场”逐出教门”的品种(至少暂时如此)。上周五晚间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过沟通,特朗普总统似乎终于理解了对苹果和英伟达施加惩罚性关税的荒谬性。这位商人总统心知肚明:这两家公司正是当今股市最重要的支柱企业。原本可能对苹果造成灭顶之灾的关税威胁,最终以智能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获得临时豁免而暂告缓解。

但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周日在美国广播公司《本周》节目中的表态,预示着新一轮”重置”正在酝酿。这场令人困惑的访谈暗示:企业获得喘息空间的前提是提交产能回迁方案。英伟达已承诺通过台积电在美建厂生产芯片——虽然毛利率必然不及台湾原产。苹果的处境更为棘手:将部分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的方案恐怕难让白宫满意。政府内部强硬派坚持要求苹果必须在美国本土设厂,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可能迫使我们将苹果从”必持仓”直接调整为”永久禁买”,堪称终极版”重置”。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难道还要固守多年来的投资策略坐以待毙?在特朗普时代,手机价格将大幅攀升,消费者只会因旧机损坏才被迫换新,持有苹果股票反而成为财务负担。唯一的转机在于:若韩国产手机同样面临关税,苹果或可从三星手中夺取更多市场份额。当然,电信运营商仍需通过购机补贴维持用户换机意愿——这意味着我们获得的只是暂时的喘息,最终将形成令人难以接受的新常态。

明日我必须果断逢高减仓——这是俱乐部运作20多年来始终面临的困境:我们无法像普通投资者那样灵活操作。作为曾创造14年年化24%回报率的基金经理(同期基准收益率仅8%),我深知自己并未丧失判断力。你们现在获得的,是别人花费百万也买不到的投资建议,但即便我竭尽全力,面对这位总统仍显得力不从心。坦白说,我看不出有谁能做得更好。这意味着即便期待周一出现理想价位,在周五之前我们都难以全身而退。若未来几日政策走向趋于明朗,我承诺将第一时间与你们分享最新判断。 豁免苹果却不放过三星?——据我所知,除我上周五提及此事外,外界对此毫无反应,更无人知晓白宫是否听进了谏言——这迫使我不得不收回成见,重拾此前对苹果更为乐观的判断。当一家企业周五刚获豁免,周日就遭绝罚,所谓”豁免”还有何公信力可言?正如凯恩斯所言,当事实改变,我们的观点也必须随之改变。

苹果若被”转移”(这比”回流”更贴切)将面临致命打击:多年盈利遭腰斩,最终沦为二流科技公司。恕我直言,届时我们或许仍偏爱iPhone,但手中这部手机可能成为绝版——若新机售价高达3000美元,除非下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主张对华和平共处,否则谁愿升级换代?当然,苹果的末日判决或能因中美对话政策出现转机,毕竟经济战总比热战强。但准备充分的中国是否认同此理尚未可知。

这种策略绝不意味着苹果能永久保留在华生产资格,毕竟本届政府毫无庇护苹果的意愿。事实上,白宫内部对苹果的敌意始终被刻意掩盖,唯有我坚持揭露真相。尽管苹果承诺未来四年在美投资超5000亿美元,但相信我,双方早已恩断义绝。部分幕僚至今认定苹果表里不一、光说不做。我并非苹果卫道士,仅陈述事实:白宫确有人视苹果为反派,总统很可能位列其中。苹果诡异的沉默,恰似重启了”特朗普时间”。

必须沉重地指出:这个新立场令我痛心。自苹果股价5美元时代起,它始终是我们的摇钱树。但投资管理不容感情用事,眼下我对这只股票已信心尽失。

英伟达的迷因困局
英伟达虽赢得喘息之机,但和苹果一样,它根本不可能全身心扎根美国。这家全球顶尖科技公司仍具多重吸引力:无其芯片则机器人瘫痪,它手握聊天机器人竞赛胜负密钥,更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中枢神经。然而上周五夜市的异动,彻底暴露了英伟达股价的真相。

当我途经纽交所期权交易厅,目睹各期限英伟达期权疯狂交易的场景时,顿时毛骨悚然。结合零日期权泛滥与荒谬的二三倍杠杆操作,这只股票已沦为无知者的玩物。当个股沦为投机工具,其走势便完全受制于流言蜚语,而非芯片需求本身。简言之,英伟达已成迷因股——而我的慈善信托从不沾染此类标的。

如今英伟达股价已与基本面彻底脱节:黄仁勋宣称中国”深度求索”计划实则利好又如何?微软数据中心投资降温只是向OpenAI转移资本开支又如何?超大规模厂商对数据中心的誓死需求,或是CoreWeave这类军火商宣称英伟达芯片”售罄”的故事又如何?当股票被疯子绑架,这些统统无关紧要。我的慈善信托岂能受制于癫狂市场?

时局动荡,事态瞬息万变。当意识到英伟达已被其迷因属性反噬时,我不得不……(原文中断) 我迷失了对英伟达的判断方向,因为它已从一个企业变成了一个符号。这一切如何发生至今令我困惑——七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英伟达,而我却选择性地忽视了这只股票地位的蜕变。更令我失望的是,我原以为经过股价暴跌后,它会褪去”网红股”的光环,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种状况下,它已不具备投资价值。股票会变,我们也在变。威廉·詹宁斯·布莱恩有句名言:”不可将人类钉死在黄金十字架上”,同样地,我们也不能把投资组合钉死在英伟达的十字架上。这一切颇具讽刺意味,毕竟现任总统自诩为对威廉·麦金莱(特朗普极为推崇的镀金时代总统)不甚了解却盲目追随的门徒。

银行业绩受挫
市场重构的不只是科技板块。正如各位在我们出色的财报摘要中读到的,周五银行股业绩令人沮丧。富国银行确实搞砸了——在季度经营节奏良好、监管阴云渐散的背景下,这种失误令人费解。相比之下摩根大通的稳健表现更凸显这种落差。贝莱德则沦为胡佛时代以来最糟糕的总统任期股市开局的最大受害者,在这种资产普遍贬值的环境下,资产管理巨头的日子自然艰难。

坚守富国的理由
虽然本专栏从不粉饰真相,但必须承认富国银行和贝莱德确实令人失望。我之所以保留富国持仓,是看重其业务节奏——随着美联储态度转趋开明,现任管理层(已彻底清除旧势力)经营有方,实施七年的资产上限处罚早该解除。正如摘要所述,富国像纽柯钢铁一样在错误价位大举回购,这种危险时期的操作需要警惕。尽管不够完美,但其低估值和贷款增长潜力(经济若不衰退)仍具吸引力,当前股价已提前反映衰退预期。

贝莱德的困境
这家资管巨头试图通过公私合营基建投资提升估值,其阿拉丁系统也拥有顶尖技术。但当核心资产(股票)表现疲软时,基建计划就成了粉饰业绩的噱头。股票敞口过大就不该享受估值溢价,这正是我们建仓后股价惨淡的原因。虽然历史证明我们的耐心终将获得回报,贝莱德也可能重拾魅力,但当前误判形势的代价确实沉重——谁能预见”特朗普2.0″会成为股市噩梦?

关于中国关联资产的抉择
如今市场重构无处不在。任何与中国沾边的资产,投资体验恍若1971年尼克松访华前的闭锁时代。可以说必须清仓所有中国关联资产,包括丹纳赫和杜邦。后者尤其痛心——尽管对中国监管风险的暴露微乎其微,却从赢家沦为输家。虽然即将分拆的是电子业务部门,但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之下,我们已停止增持。谁知道电子行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监管目标? 若说当前还有什么好消息,那就是在分项估值分析中,丹纳赫集团的电子业务部门已被公认毫无价值。这家曾经辉煌的企业,只要现任首席执行官雷纳·布莱尔被解雇,至少能重振旗鼓。我在华尔街之外做了足够多的调研,深知该公司在培育潜在客户方面的基础战略已彻底失败——这些举措在布莱尔任期内销声匿迹,再加上他那荒谬的低效股票回购和接连不断的季度业绩未达标,都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自上世纪80年代我首次投资该公司以来,其全部历史轨迹都表明它本应转型并做出正确决策。简言之,这位CEO让所有历史积淀化为乌有。

终极估值重构:数据中心板块。这个曾被视作新工业革命基石的领域,如今竟成了挥霍无度的代名词。这使得多佛集团和伊顿公司这类仅将数据中心作为股票噱头的企业被视为明日黄花——多佛作为跨终端市场的综合型企业,本不该被硬塞进数据中心这个标签里;而伊顿虽然将数据中心与气候控制系统作为核心产品线,我对它也不抱幻想。市场风向突变的速度令我们措手不及,未能及时锁定巨额收益,这个失误我们难辞其咎。见鬼!看似平静的表象下,那些”本该””早该”的懊恼仍在灼烧着我的神经。

又到了周三月度会议前夕,我再次披上投资组合的耻辱外衣。不如速战速决,这样我们就能比往常留出更多时间解答各位疑问——用更开阔的视角满足需求,而非以最痛苦的方式说教。所以请尽管提问。除非发生剧变,特朗普时代的市场仍将延续其变幻莫测的特质,就像戴尔公司刚被纳入观察名单就遭弃用,却在周五奇迹般复活那样。请多些耐心,我们终将比多数人更精准把握方向。要明白市场流动性源于总统决策的反复无常,而非我们遗忘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无法未卜先知——而当前市场恰恰需要这种预判力。(吉姆·克莱默慈善信托持仓股票完整列表详见文末链接)

作为CNBC”与吉姆·克莱默同投资”俱乐部会员,您将在吉姆交易前收到交易提示。吉姆在发出交易提示45分钟后才会操作慈善信托组合中的股票;若该股票曾在CNBC电视节目中讨论过,则需等待72小时才执行交易。上述投资俱乐部信息均受条款与条件、隐私政策及免责声明约束。您接收俱乐部相关信息不构成任何受托义务或责任,亦不保证特定收益结果。

(背景画面:2025年4月9日,人群驻足北京苹果旗舰店门前。王听书|路透社)

当分析师们用”估值重构”这个词在电视上解读现状时,请记住这不过是华尔街的行话黑话——正如诸位所知,我向来厌恶这种表述。我的即时翻译是:”重构”实指我们猝不及防遭遇负面冲击,不得不下调对个股或板块的预期值。此刻正在发生的估值重构多如牛毛,要全部厘清、量化并评估其对投资组合的影响简直难如登天。但让我透露一个确凿无疑的民间智慧:在特朗普投资时代,历史表现毫无参考价值。这并非要我们举手投降全面套现——毕竟这不是2007年金融危机。它只要求我们转换思维,认清值得持有的股票正在锐减,而我们手中还握有些许……(原文中断) 周五晚间的形势令人鼓舞。我感到自己已向总统阐明了因苹果与英伟达同中国的关联而对它们施加无谓惩罚的不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也心知肚明:英伟达和苹果是当今股市中最重要的两家企业。

原本这两家公司(尤其是苹果)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但我们获得了喘息之机。特朗普政府周五晚间发布指导意见,将智能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排除在报复性关税清单之外。但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周日在美国广播公司《本周》节目中的表态,预示着局势将迎来重置。这场访谈令人困惑——卢特尼克的言论暗示当前只是短暂缓刑,企业必须提交产品回迁计划才能延续豁免。英伟达已通过台积电建厂承诺在美国生产芯片,虽然我们不清楚具体毛利率,但显然会低于台湾厂区的盈利水平。

苹果的处境更为棘手。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iPhone的默认替代产地)恐怕难遂总统心意。政府内部强硬派主张不予任何豁免,要求苹果必须在美国本土设厂生产。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让我认为,苹果将从”必持股”沦为”永不持”,堪称终极版市场重置。但我们能怎么办?难道要为延续多年战略而承受重创?在特朗普总统开启的这个新时代,手机价格将大幅上涨,除非摔坏否则绝不换新,冒着财务风险购买苹果产品?

唯一可能的转机是:若韩国产手机同样被加征关税,苹果或能从三星手中夺取更多市场份额。当然,电信运营商仍需通过购机补贴来促进用户换机。这意味着我们虽获喘息,却将面对新的常态——就投资而言,我认为这种局面难以为继。明日必须趁股价反弹减持头寸。

如同俱乐部常面临的情形,我们无法像普通投资者那样灵活操作。这正是我的慈善信托二十余年来的桎梏,也是我厌恶那些对我们指手画脚之人的原因。作为曾创造14年年均24%回报率(扣除所有费用后,基准回报为8%)的成功基金经理,没理由认为启动这个项目后我就变愚蠢了——我仍视其为实验项目。你们免费获取着他人花费百万购买的研究,我已竭尽所能,但面对这位总统,我的全力仍不足够。据我所知,其他人的努力同样无济于事。

换言之,尽管渴望周一的股价表现,但我无法在周五前全身而退。若后续政策明确豁免苹果而制裁三星(目前除我周五提及外未见相关讨论,白宫是否听取也未可知),我将不得不回归先前更乐观的立场。当”豁免”可能周五生效周日撤销,这个词已失去意义。正如凯恩斯所言,事实变化时我们必须随之改变。

用”产能转移”(比”回迁”更准确)来描述苹果的困境更为贴切,这将导致其多年盈利锐减,沦为二流科技公司。恕我直言:我们或许仍偏爱iPhone,但手中这部可能成为你的”终身手机”。若新机售价高达3000美元,除非下届民主党总统主张对华和平共处,否则谁愿升级?当然,韩国若也被加征关税,局面或将不同——但这就是我们如今面对的政策迷局:朝令夕改,莫衷一是。 苹果的末日判决或许能因某种”对华对话”政策而缓和,这意味着谈判总比让经济战升级为热战要好。这是我们希望避免的,但准备充分得多的中国是否持相同态度尚不明朗。这种策略不意味着苹果能永久保留在华生产iPhone的现状,因为这届白宫没有任何动力帮助苹果。事实上,反苹果情绪是个鲜少被提及的故事——只有我坚持揭露。相信我,尽管苹果承诺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超5000亿美元,双方关系依然剑拔弩张。白宫内部有股势力始终认为苹果表里不一,光说不做。我并非苹果的辩护者或吹鼓手,只能如实相告:某些白宫要员视苹果为反派,据我所知,总统本人可能也在其列。苹果令人不安的沉默只是将重置键交到了特朗普时代的手中。痛心疾首地说,这个新立场实属无奈。自股价5美元时代起,苹果就为我们创造财富。但情感不应左右投资组合管理,眼下我的信托基金前景黯淡。

2025年1月17日,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台北为粉丝签名杂志封面。(路透社Ann Wang摄)

迷因化的英伟达
英伟达赢得了喘息时间。但与苹果类似,它几乎不可能全力转战美国。喜欢英伟达的理由依然很多:它是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企业,没有其芯片就造不出实用机器人,它掌握着聊天机器人竞赛的胜负手,更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中枢神经。然而周五晚间发生的事让我意识到,英伟达股票已彻底变质。当我路过纽约证券交易所期权交易区,目睹各个期限的英伟达期权交易量之巨令人心惊。结合层出不穷的零日期权和荒谬的二三倍杠杆期权,这只股票已成为无知者的玩物。当个股沦为投机工具,它就会被谣言中伤所绑架,受八卦影响远甚于芯片需求。

简言之,英伟达已成迷因股。
我从不持有迷因股。英伟达股价已与公司基本面脱节。无论CEO黄仁勋如何宣称中国深度求索计划实际利好英伟达,无论我如何认为微软数据中心支出降温只是将资本转向OpenAI以达成季度目标,无论其他超大规模企业如何宣誓数据中心需求,抑或CoreWeave这类军火商大概率会宣称英伟达芯片”售罄”——这些都不再重要,因为股价已被疯子绑架。我的慈善信托岂能受制于癫狂?再次审视时代情绪与事态流变,我不得不承认它们已被迷因效应反噬,面对这个符号化而非公司化的英伟达,我感到迷失了方向。

这一切如何发生至今成谜。七年前我们就布局英伟达,而我选择性地忽视了其股票属性的蜕变。我曾期待那些仅因涨势强劲就跟风的投机客早已离场,以为经历暴跌后它会褪去迷因光环。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此情境下它已不具备投资价值。股票会变,我们也要变。威廉·詹宁斯·布莱恩有句名言:”不可将人类钉死在黄金十字架上”,同样地,我们也不能把投资组合钉死在英伟达的十字架上。不过如此。 考虑到特朗普总统自诩为威廉·麦金莱的追随者——这位镀金时代总统深受特朗普推崇却鲜被学界研究——当前局面颇具讽刺意味。银行股折戟当然,经历价值重估的不仅是科技板块。正如各位在我们出色的季度总结中读到的,周五银行股财报简直令人沮丧。富国银行业绩暴雷了。就这么发生了。尽管该季度业务节奏良好且监管阴云渐散,我实在想不通为何会如此。但摩根大通表现稳健,两者反差更显残酷。贝莱德则沦为胡佛时代以来最糟糕总统任内股市开局的最大受害者——在这种资产普遍贬值的环境下,资产管理公司的日子自然艰难。秉承本专栏一贯的直率作风,我们必须指出富国银行和贝莱德确实搞砸了。为何还持有富国?我看好其业务节奏,且期待在更开明的美联储监管和全新管理团队(旧势力已彻底出清)运作下,持续七年的资产上限能早日解除——当前限制已属过度惩罚。正如总结所述,富国在糟糕价位大量回购股票,与纽柯钢铁如出一辙。在这种诡谲时期必须警惕此类操作。我虽未死守富国,但其估值低廉且贷款增长可期(除非经济衰退),如今股价却似在预演衰退。贝莱德原本试图通过基建领域公私合营投资提升估值,其阿拉丁系统更是拥有顶尖技术。但当核心资产(股票)表现萎靡时,基建计划就成了粉饰业绩的遮羞布。作为股票市场的杠杆玩家,它本就不该享有估值溢价——这正是我们建仓后其股价惨淡的根源。我们向来以耐心著称,历史也屡屡回报这份耐心。贝莱德仍可重焕光彩,但眼下看来像是重大误判,甚至可归咎于不可预见因素:谁能预料特朗普2.0竟会成为股市的终极噩梦?不过谁在乎原谅与否?我在意的是管理水准。富国长期表现尚可,今年虽糟却未及贝莱德之恶劣——至少还在为我们赚钱。对贝莱德的操作,我对自己怒不可遏。若此刻抛售贝莱德后市场反弹,我们将铸成大错。多年验证表明,它终究只是头牛市里的战马。价值重估浪潮席卷各个角落。任何与中国沾边的资产,投资体验恍若1971年尼克松访华前的闭锁时代。完全可以主张清仓所有涉华资产,包括丹纳赫和杜邦。后者尤其痛心——尽管对中国政府制裁名单的暴露极其有限,却硬生生从赢家变输家。即将分拆的并非电子业务部门,但该部门如今头顶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不敢加仓。谁知道电子业会不会是下一张骨牌?唯一”利好”是,在分部估值法中电子业务已被视同废纸。丹纳赫这个昔日巨头,至少要在CEO雷纳·布莱尔下台后才能重生。我在华尔街之外的调研足以证明,该公司连培育潜在客户的基础计划都彻底失败——这种能力在布莱尔任内消失殆尽,加之荒谬的低效回购和连绵不断的业绩miss,都指向同一个结论。自1980年代我开始投资以来,该公司历史始终显示其具备战略转向的智慧,但这一切都被现任CEO碾作尘埃。最后的估值重置发生在数据中心领域。这个曾经……(注:原文截断) 作为新工业革命基石的行业,如今竟沦为铺张浪费的代名词。这使得将数据中心业务作为股票支柱的多佛(Dover)和伊顿(Eaton)公司被视为明日黄花——多佛作为横跨多个终端市场的综合型企业,本就不应被简单归类为数据中心概念股;而伊顿尽管以数据中心和气候控制系统为核心产品线,我对它的前景同样不抱幻想。市场风向的突变令我们措手不及,错失巨额收益,这个失误我们必须承担。该死!表面平静之下,我的懊恼与自责仍在沸腾。

又一次月度会议前夕,我披上投资组合失利的荆棘衫。不如直面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比往常留出更多时间解答各位疑问,聚焦您关心的领域,而非沉溺于最令人痛心的检讨环节。请随时提交问题——只要局势不发生剧变,特朗普时代的市场仍将延续其变幻莫测的特性。看看戴尔公司的戏剧性遭遇:刚被纳入观察名单就遭弃如敝屣,周五却又奇迹般起死回生。

请保持耐心。相比其他机构,我们更常做出正确决策。当前市场波动源于总统决策的反复无常,而非我们忘却投资原则。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无法未卜先知——而在这个市场,预见力恰恰是稀缺资源。(吉姆·克莱默慈善信托持仓股票完整列表详见文末链接)

作为CNBC”与吉姆·克莱默共投资”俱乐部会员,您将在吉姆交易前收到交易提示。吉姆在发送交易提示45分钟后才会对其慈善信托组合进行操作;若相关股票曾在CNBC电视节目中讨论过,则需等待72小时方可执行交易。

重要声明:上述投资俱乐部信息均受条款与条件、隐私政策及免责声明约束。您接收俱乐部相关信息不构成任何受托义务或责任,亦不保证特定投资结果或收益。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13/cramer-apple-nvidia-are-tough-stocks-to-own-in-trump-era-of-investing.html

jpich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