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17 Apr 2025 03:33:44 GMT
迪拉拉·伊雷姆·桑贾尔 | 阿纳多卢通讯社 | 盖蒂图片社
中国上周宣布已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完成反制,称美方若进一步加征关税将是”笑话”,中方将”不予理会”。不过中国并未继续聚焦于商品关税,而是选择采取其他措施,包括针对美国服务业的行动。
近期经过数轮针锋相对的较量后,特朗普已将部分中国商品的美国关税最高提升至245%。中国上周也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最高125%的关税,随后称这种博弈是”无意义的数字游戏”。在特朗普政府全力推进关税计划之际,北京已推出一系列非关税限制措施,包括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对杜邦、谷歌等美国巨头展开反垄断调查。
在最新升级行动前,中国已于二月将数十家美企列入所谓”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或禁止其与中国开展贸易投资。汤米·希尔费格母公司PVH、基因测序设备商因美纳等企业均上榜。中国收紧关键矿物出口后,中企需获得特殊许可证方可出口这些资源,这实际上限制了美国获取半导体、导弹防御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所需的关键矿物。
据彭博社报道,北京周二最新举措剑指美国最大出口商波音公司,要求国内航司暂停接收其飞机交付,并停止采购美企生产的航空设备零部件。交付中断将使深陷质量控制危机的波音现金流雪上加霜。另一个敌对迹象是,中国警方通缉三名涉嫌为美国国安局实施网络攻击的嫌疑人。发布通缉令的官媒呼吁国内用户和企业停用美国技术,改用国产替代品。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温迪·卡特勒指出:”北京明确向华盛顿表明,这场报复游戏双方都能玩,且中国手握多重杠杆,都能给美国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随着高关税和其他限制措施落地,两国经济脱钩正在全速推进。”
**锁定服务业贸易**
有分析认为,中国正试图将贸易战扩大至服务业领域——涵盖旅游、法律、咨询和金融服务——这些领域美国对华长期保持巨额顺差。本月早些时候,新华社旗下社交媒体账号暗示,北京可能限制美国律所业务,并调查美企在华运营获取的巨额”知识产权垄断利益”。
野村证券估算,过去二十年中国进口美国服务增长逾十倍,2024年达550亿美元,推动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去年增至320亿美元。上周中国表示将减少进口美国电影,并发布赴美旅游留学预警,这表明北京意图向美国娱乐、旅游和教育产业施压。
“这些措施针对航空、媒体、教育等高关注度行业,既能引发公众共鸣,又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欧亚集团中国与东北亚事务主管托马斯·博杰表示,”中国政府正精心选择打击目标,在不过度损害本国经济的前提下最大化对美压力。” 中国分析中心董事总经理钱静指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四大领域虽经济影响有限,但”声誉效应——如中国留学生减少或中国员工更趋谨慎——将在学术界和科技人才生态产生涟漪效应”。野村证券测算显示,若中国大幅收紧赴美旅行限制,可能涉及240亿美元经济价值。根据该机构数据,旅行支出占据美国对华服务出口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数百万中国游客在美消费。其中教育相关支出占比高达71%,主要来源于27万余名中国留学生的学费与生活开支。
该投行指出,包含影视、音乐、电视节目在内的娱乐出口仅占该领域对华出口的6%,认为中国最新限制电影进口的措施”象征意义大于经济实质”。钱静警告:”我们可能看到更深层次的脱钩——不仅限于供应链,更将蔓延至人文交流、知识共享和监管体系。这或许预示着中美关系正从交易性摩擦转向系统性分歧。”
分析师普遍预期,中国政府将继续动用非关税政策工具,旨在与特朗普政府潜在谈判前增强筹码。风险咨询公司Teneo董事总经理盖布里尔·维尔道分析称:”从中国政府视角看,在华美企运营已成为对美施压的最后主要目标。”他补充指出,随着非关税措施推进,苹果、特斯拉及医药设备企业可能面临制裁、监管审查和出口管制等措施。
尽管协议可能促使双方撤回部分报复性措施,但两国元首近期会谈的希望正在迅速消退。中国官方多次谴责特朗普”单边关税”属于”霸凌行径”,誓言”战斗到底”,但仍为谈判留有空间,强调必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周二表示特朗普愿与中国达成协议,但需要北京先采取行动。
法国外贸银行经济学家徐建伟认为:”最终只有当一国承受足够自我伤害时,才可能考虑软化立场,真正重返谈判桌。”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17/china-targets-us-services-and-other-areas-after-decrying-meaningless-tariff-hikes-on-goo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