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余波:货运订单骤减 中国货轮遭大规模退单

Wed, 16 Apr 2025 17:41:04 GMT

2024年12月26日,中国江苏省南京龙潭港进出口集装箱码头航拍图。随着海运承运商试图平衡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导致的订单缩减与贸易战紧张局势升级带来的影响,美国进口商正陆续收到中国出发货运航线班次大规模取消的通知。货运公司HLS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始发航线已录得80个航次取消(业内称为”空白航班”)。该公司在近期客户报告中指出,中美贸易战导致需求暴跌,承运商已开始暂停或调整跨太平洋航线服务。

全球主要海运联盟ONE已”无限期暂停”原定五月重启的航线,该航线覆盖青岛、宁波、上海、釜山、温哥华和塔科马等港口。同时,现有航线计划取消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港的停靠。北美航线集装箱货运量骤降将对经济链条多个环节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港口运营和物流运输。若每个航次承载8000至10000标准箱(TEU),意味着64万至80万集装箱的运力消失,这将导致港口起重机作业减少、各项费用收入下降,同时波及卡车/铁路集装箱运输及仓储物流等衍生环节。

世界贸易组织周三警告称,特朗普关税计划已导致全球贸易前景”急剧恶化”。货运巨头JB Hunt股价跌至2020年11月以来最低点,该公司在财报电话会上直言关税政策带来巨大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判订单暴跌对船期的影响程度,”海运情报机构Sea-Intelligence首席执行官艾伦·墨菲表示,”现有模型难以推演这种状况。但可以确定的是,亚洲至美国航线上的集装箱主要来自中国。虽然不会归零,但运量下降必将引发后续大规模航线取消。”

中国目前占美国集装箱进口总量的30%(较2018年37%占比下降),但在美国自亚洲进口集装箱中占比仍达54%(2018年为67%)。斯提菲尔金融公司全球物流总监布鲁斯·陈指出,关税政策造成消费需求端显著不确定性,零售商正采取保守库存策略,特别是考虑到2021-2022年疫情后供应链紧张导致的库存积压阴影。”这种不确定性已开始体现在跨太平洋东向主干航线的集装箱船班次取消上,我们认为最早下个月就可能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进口箱量跌幅。”

三月最后一周至四月首周全球及美国贸易航线订舱量断崖式下跌。服装配饰、毛纺面料等品类订舱量暴跌超50%。中国出口集装箱主要货类包括服装、玩具、家具及运动器材等,这些商品目前均面临高额关税。为应对箱量减少,海运公司除取消班次外,还将调整或取消固定船期航线(如ONE联盟中国至温哥华/塔科马航线)。这类需要数月规划周期的专属港口航线调整,也将影响美国对亚洲的出口贸易——这些出口货物通常依赖返程船舶运载。 海运公司需满载船舶才能实现投资回报,但如果无法填舱,使用大型船舶并非明智之举。为确保船舶满载运营,船公司可通过多种方式调整航线布局。通过取消航次来拉长船舶到港间隔,是实现货量与运力匹配的有效手段。墨菲指出,99%的船舶服务为周班运营,船舶完成往返航程约需七周时间。

“疫情期间,海运公司曾停航船舶进行维护,”墨菲解释道,”船公司还可采取跳港(取消特定航次)、完全撤线、改用小型船舶或实施低速航行等措施。”这些举措将削减可用集装箱运力,有助于提升剩余船舶的装载率,但对海运整体运价的影响尚难预料。虽然航次减少可能导致运价下跌,但疫情期间全球货主普遍认为,船公司过度延长停航周期正是导致集装箱运价一度飙升至3万美元天价的主因。

越南持续蚕食中国份额
全球供应链需求与运价走势仍充满变数,关税政策引发的短期剧烈波动仍在持续。随着中国贸易承压,4月初关键海运指标显示越南运价暴涨。代表大型货主特定航线运输成本的”中低端”海运价格,自3月30日起越南航线已飙升43%。Xeneta通过统计航线运价的25%和75%分位值,计算市场中低端与中高端区间。

“市场低端运价持续攀升,表明竞争压力正在加剧,”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指出。他认为这种趋势在特朗普宣布对非中国国家暂缓90天”对等关税”后仍在延续。”无论大小货主都不得不为提前出货买单,因为’暂缓令’使得货运前置再次成为可能,”桑德补充道。

这种美国进口商的迫切需求,直观体现在胡志明市至洛杉矶港的集装箱即期运价上——4月该航线运价暴涨24%。Xeneta2025年数据显示,上海港(中国最大集装箱港)与胡志明港(越南最大集装箱港)发往洛杉矶/长滩港的40英尺标准箱(FEU)运价差距正在缩小。

桑德表示,即便面临成本上升,货主仍将持续从非中国国家进口,因为局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90天后甚至更早实施更高关税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他警告道。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16/trade-war-fallout-china-freight-ship-decline-begins-orders-plummet.html

jpich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