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17 Apr 2025 20:32:09 GMT
立即观看视频07:5907:59战术型ETF:运作原理与波动市场中的价值ETF前沿曾几何时,投资者只需全仓押注科技股权重高的标普500指数,坐看苹果、英伟达和特斯拉等成分股持续攀升,投资组合便能自然增值。但这样的时代已然终结——部分基金经理虽未完全撤离股市,却已放弃”科技板块能快速复苏并引领每次反弹”的信念,转而采取新策略。
Fairlead Strategies创始人凯蒂·斯托克顿正是这类趋于谨慎的股票基金经理代表,其管理的Fairlead战术板块ETF(TACK)便是例证。”我们认为标普500动能衰竭的状态将贯穿今年大部分时间,甚至可能延续至明年。”她本周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尽管标普500指数周四小幅收涨,但在假日缩短的交易周仍录得下跌。
这种判断促使TACK ETF转向防御姿态,增持与整体指数关联性较低的板块。该ETF每月调整持仓,可覆盖标普500全部11个板块(目标持有8个),同时配置黄金及长短期限国债。其运作逻辑是通过量化模型识别市场变化,剔除动量指标与相对回报潜力垫底的三个板块。若达标板块不足八个,则可减少持仓数量。
斯托克顿指出当前正是此类时刻。在近期清仓科技板块后,TACK目前持有七个标普500板块,并配置少量黄金与国债。她解释称,后者配置符合公司对”持续长达一年的熊市周期”的预判。需要明确的是,TACK仍以股票投资为主(持仓占比88%),但斯托克顿坚信科技股问题不会迅速消散。该ETF自2023年起持有科技板块直至上月,”我们充分享受了这波行情”她补充道,但强调采用等权重配置(不同于科技股权重超25%的标普500指数),其业绩基准为等权罗素1000指数。
(此处应插入TACK ETF对标普500五年走势对比图)
当科技股成为市场主要甚至唯一上涨动力时(如2023年),TACK表现会落后于标普500。但斯托克顿表示,在当前环境下,”它能让你安心入眠”。她同时建议投资者可在战术型核心持仓外选择性增持科技股,”比如奈飞和微软”。
“我们视此为长期牛市中的周期性回调。”她强调。BTIG美洲组合交易主管特洛伊·多诺霍在同场节目中指出,每当市场回调时,”投资者都应审视组合并进行再平衡”。斯托克顿补充道:”关键在于不应固化任何资产类别或地区的配置权重,而应根据价格动能、基本面或宏观指标动态调整。”
CNBC记者鲍勃·皮萨尼回顾互联网泡沫与2008年危机时指出,波动市中技术派投资者的调仓速度远快于传统投资者。斯托克顿对此回应:”市场波动加剧时,技术分析需求随之上升。”但她强调其模型始终以长期投资理念为根基,技术分析仅作为优化决策的工具。 nd并不试图对可能导致短期市场波动的”周内市场噪音”采取行动。”情绪性偏见会干扰基于数学驱动的价格动能、相对表现以及超买/超卖指标的衡量,”她表示。当市场波动显著到足以预示重大变化时,战术性机会才会显现。
根据ETFAction的数据,战术性股票ETF领域可划分为四大类别,这些策略均以不同方式在资产间进行轮动:
现金切换策略——基于专有筛选机制(通常在特定技术指标或波动率阈值被突破时)转向现金或固定收益资产以降低风险。
行业轮动策略——基于专有筛选模型(如TACK系统)在不同行业板块间切换。
因子轮动策略——根据专有指标在价值、动量、质量等不同因子间转换。
国家轮动策略——基于专有分析框架在不同地区/国家配置资产。
战术策略的兴起是ETF市场整体向主动管理转型的缩影,与静态指数ETF形成鲜明对比。即使战术基金基于模型和指数构建,其策略目标始终是跑赢基准指数。Donohue指出,主动型产品今年在资金吸纳方面表现亮眼——虽然仅占ETF总流入量的30%,但考虑到主动型ETF数量仅占全市场ETF资产管理规模的10%,这一比例实际上被严重低估。”从资产管理规模占比来看,增幅相当显著,”他补充道。
战术策略的流行部分源于主动型ETF作为资管机构进军ETF领域的首选载体快速崛起。”过去六年新发行的ETF绝大多数采用主动管理模式,”Donohue表示。
债券市场同样转向主动策略
主动投资浪潮不仅席卷股市,固定收益领域的战术策略在ETF市场也日益盛行。近期《ETF前沿》栏目重点关注了在利率波动异常剧烈的债市环境中,增强型债券基金的突出表现。
本周节目提及的典型案例包括SPDR SSGA固定收益行业轮动策略ETF(FISR)和WisdomTree Bianco总回报基金(WTBN)。这两只产品可在国债不同期限、投资级公司债和高收益债之间灵活切换,力求通过战术配置跑赢彭博综合债券指数(AGG)。
在固收领域,通过ETF结构封装Jim Bianco等专家的交易策略,使原本仅对冲基金或私募产品专属的高频交易策略得以以较低成本(FISR总费率0.50%,WTBN为0.59%)面向大众,同时规避了频繁交易带来的部分税务影响。相比之下,跟踪AGG的iShares ETF费率仅0.03%。
SPDR SSGA固定收益行业轮动ETF与彭博综合债券指数表现对比图
ETFAction分析显示,多数主动管理型债券ETF采用”战术”策略。既有覆盖债市多领域但不过度偏离基准权重的”核心增强型”ETF,也有在债券市场各板块、信用风险和久期方面进行显著超配/低配的”多板块”ETF。
相较于股票战术策略,债券战术方法今年在固定收益ETF领域更受追捧。数据显示,股票战术ETF年内净流入仅8000万美元,而核心增强型与多板块债券ETF合计吸金113亿美元。
这些策略完全不同于”传统选股”或明星基金经理模式,试图战胜基准指数的尝试也非新鲜事。 过去,基金经理们被鼓励”四处出击”,而非”紧抱”某一指数以求跑赢大盘。数十年前,像富达麦哲伦基金的彼得·林奇这样的股票明星可以做到这一点,而债券领域的传奇人物如比尔·格罗斯(在Pimco时期)和DoubleLine的杰弗里·冈拉克也曾在过往市场周期中以债券”总回报”策略赢得投资者青睐。
随着时间推移,长期研究表明,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股票尤甚)的主动型基金经理要跑赢其基准指数都异常困难。这一障碍将始终居高不下。
但多诺霍指出,在主动管理型ETF资产规模突破万亿美元的这一年,尽管市场动荡,ETF资金流入仍在持续。2025年可能成为投资者真正认识到ETF税收优势与日内流动性价值的关键年份。他强调,ETF不仅适用于构建核心投资组合和长期持有,更能帮助投资者充分把握市场周期机遇。”这正是战术型ETF大显身手的时刻,”多诺霍如是说。
(文末附注册每周深度解析ETF市场趋势与数据的专题通讯入口,此处省略免责声明部分)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17/an-anti-tech-stock-market-strategy-for-sp-500-loss-of-moment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