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谁为关税买单?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4-15T14:20:30.217Z

美国消费者将为关税政策买单?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发表评论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的变化,也恰恰暴露出了这些政策的矛盾和荒诞之处。这篇题为《特朗普正在自我瓦解》的评论写道:

“前不久,美国副总统万斯曾将14亿中国人统统称为中国农民,而现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又突然对这些‘中国农民’产生了怜悯之心。这位美国总统的关税政策再次出现大转弯之后,这些‘中国农民’暂时无需为出口到美国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支付高额关税。特朗普一再向美国民众承诺:这些至少10%、对中国甚至高达145%的关税,无需由美国人承担,而是会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供货商买单。他甚至承诺关税带来的财政收入如此之丰厚,以至于可以废除国内的所得税。他的口号是:既然‘愚蠢的外国人’能买单,美国人何必还要为国家掏钱? 

人们很想知道,特朗普本人真的会相信这种荒唐逻辑吗?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上周显然已经有人悄悄告诉了总统,现实操作中情况并非如此。关税增加之后,也许部分中国制造商会为了保住美国市场而降低价格、牺牲利润。但此前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分析显示,大部分额外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

《南德意志报》:为最新款iPhone支付3000美元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

换句话说,要为最新款iPhone支付3000美元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这一迟到的认知,现在显然已经对美国总统发挥了作用,因此,他对中国人的所谓‘怜悯’,实际上是他对美国消费者、苹果公司和自己民调数据的担忧。事实上,这也是特朗普首次承认,其关税政策的核心只是一场闹剧而已。 ”

评论指出,严重的贸易不平衡可能会动摇世界经济的稳定。但关税是否就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手段,却极其值得怀疑。 

“特朗普的政策正在趋于荒谬,例如:如果从中国进口一台平板显示屏,至少现在可以免于支付145%的关税;但如果是进口平板显示屏的各个零部件,然后在美国本土组装成整机,那就得支付145%的关税。如此‘关税策略’如何能把工作机会带回美国,恐怕只有总统本人知道。”

德国基民盟、基社盟以及社民党上周签署了联合执政协定,《商报》发表评论称,“下一届政府的对华政策听起来是合理的、现实的,也符合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这篇题为《对抗并非对华关系的全部》的评论写道:

4月9日,基民们、基社盟以及社民党宣布将联合执政。

“联合执政协议指出,对抗并非一切,在符合德国和欧盟利益,以及从北京角度也符合中国利益的领域,双方应当开展合作。协议中正确地指出,没有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第二大国之中国的参与,气候变化等‘人类面临的全球性任务’就无法得到解决。”

新政府计划定期分析并重新评估其对华经济政策,这无疑也是正确之举。同样有意义的是,未来政府将寻求加强欧洲各国的相互协调,因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有一点已经相当明确:即便是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欧洲大国,单独发声时在中国的影响力也日益减弱,但作为统一的欧洲内部市场,欧洲则依然拥有相当大的份量。

确立上述基本立场之后,仍有足够空间将中国视为伙伴。为此,确实需要重拾合作的勇气,以便在高校、经济领域,以及社会层面开展交流。应根据个案,做出能否合作的决定,而不再进行那种无休无止的原则性辩论。应以务实态度去处理这种在竞争、对抗与伙伴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dw.com/zh/%E5%BE%B7%E8%AF%AD%E5%AA%92%E4%BD%93%EF%BC%9A%E8%B0%81%E4%B8%BA%E5%85%B3%E7%A8%8E%E4%B9%B0%E5%8D%95%EF%BC%9F/a-72253563

jpich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