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T09:42:25.781Z
(德国之声中文网)教宗方济各于4月21日与世长辞。他是第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宗,也是第一位耶稣会士出任天主教会领袖。此前从未有教会领袖选择这个名字:方济各,纪念亚西西的圣方济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生态与动物的守护圣人。
这个选择显然意义重大。圣方济各是富商的儿子,他感受到耶稣的召唤,放弃了所有财富,过上极度贫穷的生活,并创立了方济各会。教宗以此为名号,让人们想到的,不是华丽的圣殿,也不是教会和国家元首的权威。同时,这个名号也一种宣言: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支持难民和无家可归者,并为环境和气候保护而奋斗。
教宗方济各出生于阿根廷,本名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戈利奥(Jorge Mario Bergoglio),2013年被枢机主教们选为教宗。
在作为天主教会的领袖和第266任后,方济各于88岁时去世,成为历史上第二年长的教宗。
关心边缘人群,呼吁气候保护
在2013年3月的教宗选举之前,枢机主教们在一次会上交流对教会状况的看法,贝尔戈利奥(Bergoglio)的发言语惊四座。在这次被人描述为“煽动”的演讲中,他呼吁教会内部“大胆的言论自由”。他说,天主教会不应围绕自身运转。
这次演讲的力量在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2018年的电影《教宗方济各:一个有信仰的人》中可感受到。在影片中,方济各以亲切的方式谈论教会与边缘人群的关系。这位在2013年首次公开亮相时自称来自“地极”的教宗,从一开始就向边缘人群伸出援手。
他也是第一位没有居住在梵蒂冈教宗官邸的教宗。他选择梵蒂冈的宿舍设施圣玛尔大之家的客房作为住处,并且与员工和客人一起在自助餐厅用餐。
他多次批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甫一上任就发表了言辞激烈的政治演讲。在此过程中,他始终是倡导关心穷人和全球南方。
2014年,他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批评“浪费文化和不受控制的消费主义”。2015年,他在美国国会和纽约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强调移民和难民危机。他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所代表的现象保持距离。
方济各经常呼吁国际社会实施迅速改革,在发展援助和气候保护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他在2015年将最重要的通谕《愿祢受赞颂》(Laudato Si)献给了这个主题。这封关于保护创造的教义信函读起来像是一份政治控诉,但是没有引起足够关注。2023年,方济各再次就此主题发表了措辞强硬的信函,题为《愿主受赞颂》(Laudate Deum)。
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充满争议
教宗方济各的47次出国访问中,最重要的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的行程。方济各总是探访穷人和贫民窟,接触底层民众。他在欧洲的旅行往往前往富裕大陆的边缘地区,例如阿尔巴尼亚或罗马尼亚。
但是,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尚未有任何教宗访问过的国家,对于方济各来说仍是未知之地,他的行事不乏争议。
在俄罗斯于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数月之后,他仍努力与俄罗斯东正教牧首基里尔(Kirill)对话。基里尔是克里姆林宫的忠实神职人员。
梵蒂冈与中国于2018年首度签署为期两年的《主教任命临时协议》,并于2020和2022两次续约,引发外界批评。双方迄今都未正式公布协议内容。
梵蒂冈坚称,“协议规定教宗对中国主教有任命权”。然而,中国政府2023和2024年屡次自行任命上海和汕头等教区的主教,教廷随后被迫后续认可。
香港荣休枢机主教陈日君就曾多次在媒体上公开表态,批评教廷不顾神权底线与中共妥协的做法。多国天主教组织和个人也对教廷牺牲祝圣权与中共政权妥协的做法表示不满。
锐意改革但步履缓慢
在教会内部,这位耶稣会教宗被寄予巨大的期望。在他之前,教会领导层几十年来一直走保守路线,强化权力集中。但许多对方济各的希望都落空了,尽管他确实推动了公开辩论。
在他之前,梵蒂冈的主教会议,持续长达四周的辩论,基本上是无聊的照本宣科。在他的领导下,重新开始了真正的讨论和辩论。但许多观察家认为,即使在2024年10月结束的世界主教会议之后,辩论也缺乏具体的变化。方济各曾说,他希望教会“躁动不安”,但他并不倾向于对教义结构进行彻底改造。
然而,他确实督促了对教廷的重大改革,对教廷进行了重组,并于2023年生效。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任命了两位修女担任梵蒂冈部委的负责人。在此之前,这些职位通常由枢机主教担任。
在整个任期内,方济各不得不应对教会许多地方的性虐待案件,以及梵蒂冈的裙带关系和各类阴谋。方济各曾宣布对虐待及其掩盖“零容忍”,但他的一些决定让许多人失望。尽管在最后几年中罢免了全球数十位主教,但他在人事决策上并不始终如一。而且,他似乎很难对身边的涉嫌肇事者采取行动。
犹太人和穆斯林的“兄弟主教”
方济各试图与犹太人和穆斯林建立联系,这是教廷的新政策,将成为他的遗产。
在会见其他一神教代表时,方济各喜欢自称为“兄弟主教”。2019年,方济各首次以教皇身份访问阿拉伯半岛,并与穆斯林高级教士多次会面。当时,他也用了这个称呼。
这一年,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方济各与穆斯林领袖及其他教会代表签署了一份政策文件,聚焦于“人类兄弟情谊、世界和平与共处”。
2021年,他前往伊拉克探访什叶派教徒,推动对话与宗教联谊。随着任期的延续,方济各与伊斯兰教的接触也愈加频繁和深入。
2023年10月7日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对以色列人发动恐怖袭击之后,方济各迅速进行了谴责,之后又多次呼吁释放以色列人质。但他同时也被加沙城小型基督教社区的描述所震动,并严厉谴责了以色列的军事攻势,这导致他与部分犹太人士的关系恶化。
圣彼得广场上孤独的身影
从2021年起,教皇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多次因手术住院。他在2022年首次坐轮椅现身公众活动,并在生命最后阶段日渐依赖轮椅出行。
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方济各因健康原因,取消了越来越多的活动,由工作人员代为宣读其准备的讲话稿。尽管如此,他仍将2024年12月开启的圣年——每隔四分之一个世纪一次的天主教盛典——牢记于心。
在方济各长达12年的教宗任期内,世界似乎变得更加分裂和冲突频发,而他也越来越多地发出警示。
他永久地留在人们心中的影像之一,发生在2020年复活节新冠疫情高峰期间——他主持了圣彼得广场空无一人的耶稣受难日火炬仪式——一位孤独的教宗,站在黑暗的、雨雾迷蒙的圣彼得广场,几乎是在恳求上主,怜悯全球的苦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dw.com/zh/%E6%95%99%E5%AE%97%E6%96%B9%E6%B5%8E%E5%90%84%EF%BC%9A%E4%B8%80%E4%BD%8D%E4%BF%9D%E5%AE%88%E7%9A%84%E6%94%B9%E9%9D%A9%E8%80%85/a-72307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