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下调亚洲主要经济体2025年增长预期 警示贸易隐忧或致全球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报告,下调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亚洲主要经济体2025年增长预期。该机构警告称,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以及主要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引发更广泛的经济放缓。 报告显示,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4.5%下调至4.3%,日本从1.0%降至0.7%,韩国从2.3%调降至2.1%。IMF亚太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表示:”亚洲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地位正面临考验,区域内经济体需要增强政策灵活性以应对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IMF维持了对亚洲地区2024年4.5%的整体增长预期,认为短期内该地区仍将保持相对韧性。但报告特别强调,美国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科技出口管制,将对亚洲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造成显著冲击。 分析人士指出,这份报告反映出国际机构对全球”去风险化”战略持续演变的担忧。随着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以出口为导向的亚洲经济体可能面临中长期增长动能减弱的压力。

Wed, 23 Apr 2025 02:47:23 GMT

2025年4月17日,一名保安站在华盛顿特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宣传标识旁的建筑外。吉姆·沃森 | 法新社 | 盖蒂图片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下调了对2025年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期,理由是贸易紧张局势和”高度的政策不确定性”。IMF将中国和印度2025年的GDP增长预期分别大幅下调至4%和6.2%,低于1月份预测的4.6%和6.5%。中国官方设定的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而印度预计其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的增长率为6.5%。IMF还将日本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1%下调至0.6%。日本2025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1.1%。在全球范围内,IMF将2025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并表示美国及其贸易伙伴宣布的关税是”对经济增长的重大负面冲击”。此外,IMF还表示,”这些措施实施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也对经济活动和前景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使得一致和及时的预测比正常情况下更加困难。IMF的预测正值研究公司和银行普遍下调亚洲经济体增长预期之际。4月初,高盛经济学家将对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测从4.5%下调至4.0%,理由是提高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的影响。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也将其对中国今年GDP的预测从此前的4.7%下调至4.2%。据报道,惠誉也将印度经济增长预期从6.3%下调至6.2%,理由是中美贸易战加剧导致全球经济环境恶化。自2025年1月20日上任以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钢铁、铝和汽车进口征收关税,随后于4月2日宣布对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征收大规模”对等”关税。不到一周后,他暂停了这些”对等”关税,只对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保留10%的基准关税。在一轮针锋相对的关税争端之后,美国对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现在高达245%,而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125%的关税,并誓言”战斗到底”。相比之下,日本和印度对特朗普采取了更为和解的立场,日本派出了一个贸易代表团与美国同行进行谈判。特朗普在4月17日曾称赞贸易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但据报道,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生(Ryosei Akazawa)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返回东京,并表示”已向美方明确表示,我们对关税措施感到极为遗憾。我强烈敦促他们重新考虑这些政策。”对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周一与美国副总统JD·万斯会晤,莫迪办公室的一份声明称,两位领导人”欢迎印美双边贸易协定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23/imf-cuts-2025-growth-forecast-for-major-asian-economies.html

jpich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