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小米的新款EV“SU7 Ultra”(Reuters)
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的纯电动汽车(EV)业务正在迅速发展。2024年3月上市的EV“SU7”的累计销量超过了竞争车型特斯拉“Model 3”的中国销量。小米还同时实现了智能手机等现有业务的增长,2024财年(截至2024年12月)净利润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这颗涉足汽车领域仅一年的新星,正在迅速成为汽车市场的风暴中心。
3月22日,韩国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来到小米在北京的EV工厂,并与小米首席执行官(CEO)雷军会面。
三星寻找合作机会
三星和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份额竞争。对未来经营抱有强烈危机感的李会长正在寻找与在EV领域崛起的小米开展合作的契机,中国的主要媒体报道了这样的观点。
李在镕来到北京的目的是出席中国政府邀请全球大型企业高层参加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李在镕的行为,彰显了小米在汽车市场的强劲势头和强大的存在感。
小米新涉足EV市场刚刚约一年时间。“特斯拉杀手”的称号名不虚传。根据中国知名汽车信息APP的数据,2024年4月以来,SU7的中国销量达到了约18.6万辆,超过了特斯拉的Model 3。
SU7的价格为21.59万元起,比Model 3的23.55万起更便宜。其时尚的外观和性能的平衡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对比一下性能就会发现,SU7显然性价比更高。以价格最低的车型为例,SU7的续航距离为700公里,而Model 3为634公里,SU7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28秒,而Model 3为6.1秒。在最高端车型的比较中,也是SU7在续航距离和百公里加速时间上更胜一筹。而且,从价格来说,无论是最低价车型还是最高端车型,SU7均低了约10%。
除了高性价比之外,SU7受欢迎的另一个秘诀在于,小米充分发挥了智能手机厂商的优势,为汽车提供了丰富的软件功能。
比较一下车辆会自动打方向盘、踩刹车或油门来驾驶的“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就会发现,SU7的最低价车型可以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该功能,两款高端车型的这一功能还支持普通道路。相比之下,价格大幅更高的德国宝马 “i3”和保时捷 “Taycan”等EV却未搭载NOA功能。
汽车与家电的联动扩大
小米也瞄准了高端汽车市场。2月27日,小米推出了运动版车型 “SU7 Ultra”,搭载了三台自主研发的高速旋转电机,百公里加速仅需不到2秒。尽管其加速性能超越了保时捷高端电动车Taycan Turbo S,但售价仅为 52.99 万元人民币,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该车型上市仅2小时,预订量便达到了1万辆,直接完成全年目标。
小米还提出构建“人车家全生态”。在显示EV各种信息的智能座舱(Smart Cockpit)上配备了与手机通用的小米自主操作系统(OS)“澎湃(Hyper)”。通过使用共同账户,扩大汽车与家电等的联动。
小米的非凡之处在于,尽管迅速建立了EV业务,但智能手机和家电等现有业务仍在增长。

2024财年(截至2024年12月)的销售额和净利润都创历史新高。现金等高流动性资产比上财年末增长28%,达到1751亿元,财务状况也很健康。3月18日发布财报后,小米CEO雷军在社交媒体上自豪地称这是“史上最强年报”。
飞跃的背后是美国的压力
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由于投资第二工厂等,EV业务的盈利时间尚未确定,但已考虑尽快扭亏为盈。
EV相关业务在2024财年(截至2024年12月)的最终损益为亏损62亿元,但各季度的亏损额逐渐缩小,第三季度(10~12月)仅为亏损7亿元。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在上市10年后的2020财年(截至2020年12月)才首次实现最终盈利。

小米之家(3月15日,北京,目良友树摄影)
小米希望通过深挖现有业务并探索新业务的“双轮驱动”经营理论,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小米EV实现飞跃的背后是来自美国的压力。据说雷军决定进军EV市场是因为2021年1月15日早上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对方说小米被美国政府列入制裁对象了。虽然后来被移出制裁名单,但雷军担心半导体采购等受到限制,会导致智能手机业务难以为继。
2021年3月,小米对外宣布10年内在EV业务上投入100亿美元,仅4年就成为了全球瞩目的存在。小米计划从2027年开始海外扩张。这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汽车市场增加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藤野逸郎 广州
Original article: http://cn.nikkei.com/china/ccompany/58440-2025-04-24-05-00-14.html?pri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