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贸易战如何影响人工智能电力需求及哪些股票最具潜力 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人工智能(AI)产业的电力需求格局正面临重大变革。这场科技领域的”电力博弈”不仅将重塑数据中心布局,更可能催生新一代能源解决方案的黄金赛道。 高算力AI模型正以惊人速度吞噬电力资源。据花旗研究显示,训练单个GPT-4级别模型的耗电量相当于120个美国家庭全年用电量。当贸易壁垒迫使芯片供应受限时,行业将被迫转向能效比更高的计算架构,这种”被迫创新”反而可能加速绿色计算技术的突破。 在贸易保护主义阴影下,三类企业展现出独特韧性: 1. 垂直整合型芯片制造商(如台积电、三星)凭借全产业链控制优势,能更好应对供应链波动 2. 液冷技术供应商(Vertiv、英维克)因降低数据中心PUE值(能源使用效率)的需求激增而受益 3. 区域性电力运营商(美国AES公司、中国三峡能源)在本地化算力中心建设中占据先机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若AI芯片关税提升10%,北美地区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将产生3-5%的传导性上涨。这促使科技巨头加速布局核电-数据中心综合体,其中亚马逊与星座能源的合作项目已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精明的投资者正将目光投向”电力-算力耦合”概念股。伯恩斯坦分析师特别推荐关注: – 拥有专利浸没式冷却技术的厂商 – 部署模块化微型电网的能源企业 – 在东南亚等中立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运营商 这场由贸易战引发的能源重构,正在创造新的投资范式——未来五年,能够同步解决”算力焦虑”和”碳足迹焦虑”的企业,或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正如高盛报告所言:”在AI时代,电力就是新的石油,而能效就是新的开采技术。”

Wed, 16 Apr 202...

您错过了

退休人士为何不应完全放弃股票投资 股票市场波动常令退休族望而却步,但彻底退出股市可能造成更大风险。财务专家指出,完全持有现金或债券的组合难以抵御通胀侵蚀,而适度配置股票能提供必要的增长潜力。 “股票就像氧气面罩——年轻时可以暂时摘下,但退休后反而需要持续佩戴。”晨星投资管理公司研究显示,65岁退休者若将20%-40%资产配置于股票,其养老资金持续30年的成功率将提升47%。这种”股票缓冲效应”在长寿风险加剧的当下尤为重要。 先锋集团分析师指出,标普500指数过去50年的年均回报率达10.2%,远超同期3.3%的通胀率。即便只持有10%股票仓位,也能使组合年收益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关键要选择派息稳定的蓝筹股和低波动率ETF,这类资产在2022年市场动荡中跌幅比大盘少35%。 富达投资建议采用”三桶策略”:将资产分为即时开销(现金)、中期保障(债券)和长期增值(股票)三部分。当股市上涨时,可提取部分收益补充现金桶;市场下跌时则动用债券储备。这种动态平衡机制使纽约退休教师基金在过去十五年实现了5.8%的年化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配置比例应与个人风险承受力匹配。美林证券的”100法则”提供简易参照:用110减去当前年龄即为建议持股比例。对于80岁高龄者,仍可保留30%权益类资产,这个比例能确保在活到100岁的情况下,资金耗尽概率低于20%。 (注:文中晨星、先锋、富达、美林等机构名称及”标普500指数”、”ETF”等专业术语均采用市场通用译法;”三桶策略”、”100法则”等概念采取意译加注方式处理;收益率等数据保留原始数字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