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大手筆對台軍援 分析:為白宮易主分散風險

null 方子齊
2024-10-01T06:49:49.263Z

專家認為,拜登此次批准創紀錄的對台軍援是為了避免川普重掌白宮,推翻華府挺台立場。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白宮9月29日深夜公布了一段由總統拜登署名的備忘錄。短短不到100字,拜登授權將最高5.67億美金的國防資源,用以協助台灣,創下美國總統以「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的最高金額。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告訴DW,拜登以總統撥款權批准援助,「的確向北京釋出強烈訊號,宣示美國幫助台灣強化防衛能力的決心。」 

葛來儀並不認為拜登批准撥款的時機,有特殊的重要性,「無論美國大選結果如何,台灣在美國政壇,已經獲得強力的跨黨派支持。」 

美國前總統川普過去受訪時曾表示,台灣應向美國繳交保護費

然而,曾經在美國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時代出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科科長的包士可(Joseph Bosco)表示,拜登的行動,正是因為大選將在30多天後登場。 

包士可告訴DW,「我認為拜登是在分散風險」,因為在新政府掌權之下,無論是前總統川普、或是副總統賀錦麗勝選,拜登政府都無法確定接棒的新任總統將如何對待台灣。 

包士可表示,若賀錦麗勝選,拜登可以保有信心,相信她會依循過去4年的政策;然而,若是川普重掌白宮,會不會依循拜登的台灣政策仍是未知數。 

川普的發言,缺乏對台灣的同理心,也讓人難以預測他的走向。」包士可分析,前總統川普執政期間,曾經對中國非常強硬、對台灣十分支持;但這回競選期間,川普一改「挺台」立場,批評台灣搶走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因此,拜登政府試圖在這段期間加速移交武器與資源。」 

中國選後恐出招「試探底線」 

不過,包士可也表示,即便最終賀錦麗勝選,民主黨新政府對於台灣的立場,依舊存在變數。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計畫主任林碧瑩(Bonny Lin)上週告訴DW,賀錦麗對於表態「美國出兵介入中國侵台」的意願,可能不如拜登。 

拜登上任以來,曾多次在媒體詢問下,表態願意在中國侵略台灣的情況下出動美軍。林碧瑩表示,儘管白宮幕僚事後撤回拜登的表態,但對台灣來說,這類發言是審視台美關係的重要依據。 

葛來儀在9月初的報告也預測,賀錦麗勝選後將仿效拜登增加軍售、強化政治及經濟連結,但不見得願意與拜登一樣高調表態將在中國侵略下出兵台灣,而是回歸華府過往的戰略模糊政策。 

包士可表示,若賀錦麗在11月當選美國總統,中國可能在她上任初期出招試探。他分析,中國可能升級現行對台軍演,或以其他方式公然對台施壓,「這時就能看見賀錦麗對台灣安全的承諾有多堅定。」 

中國向來表態反對美國任何形式的對台軍售,並視此行動為挑釁。此次白宮發布備忘錄隔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即批評美國「為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頑固推行台獨、挑釁一個中國原則撐腰打氣」。 

林劍表示,「當前台海和平穩定面臨的最大威脅、對台海現狀的最大破壞,就是台獨市立分裂活動和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對其的縱容支持。」 

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則表示,拜登政府並沒有改變「一中政策」一貫立場,仍持續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而這也是我們過去3年半以來,持續在做的事情。」 

拜登立下「總統撥款權」援台慣例? 

9月29日公布的軍援行動,是拜登任內第二度動用「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事實清單(Fact Sheet),由總統援引《國外援助法》(Foreign Assistance Act, FAA)提供軍事協助,是美國外交政策在危機下的重要工具。早在烏俄戰爭2022年初開打之前,拜登政府從2021年8月開始,就動用「總統撥款權」援助烏克蘭。 

去年7月,拜登首開先例,依據《2023國防授權法》動用「總統撥款權」援助台灣價值3.45億美元的國防資源。 

以「總統撥款權」批准的軍援,是從美方現有庫存無償贈送給盟友,最快可以在幾日、甚至幾小時內送出。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指出,相比軍售,須等待國防承包商生產,以「總統撥款權」方式的軍援品項,在時程上可以稍微減緩軍售的交運延遲情形。 

拜登政府自上任以來多次批准對台軍售及軍援項目,引發北京不滿

包士可告訴DW,拜登以「總統撥款權」軍援台灣,等同建立了一種模式來加速援助台灣,並減緩軍售延宕帶來的緊張關係。 

然而,拜登的繼任者有權決定是否願意延續這樣的模式。 

包士可指出,總統動用撥款權軍援盟友,也得考量美國國內的財政與經濟狀況。「到了某個時刻,經濟、通貨膨脹等問題成為考量的因素之一,美國大眾可能會不滿於國家的資源被花費在各種國際衝突上。」 

「這時,就得仰賴新任總統說服美國大眾介入這些危機的能力。」包士可說,「這對任何新政府來說,都是艱難的挑戰。」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Original article: https://www.dw.com/zh/%E6%8B%9C%E7%99%BB%E5%A4%A7%E6%89%8B%E7%AD%86%E5%B0%8D%E5%8F%B0%E8%BB%8D%E6%8F%B4%20%E5%88%86%E6%9E%90%EF%BC%9A%E7%82%BA%E7%99%BD%E5%AE%AE%E6%98%93%E4%B8%BB%E5%88%86%E6%95%A3%E9%A2%A8%E9%9A%AA/a-7037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