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如何与中国相处(1)本间哲朗:成为强大供应链的伙伴

2024/10/12
      日本制铁和宝山钢铁解除合资关系,背景是日资汽车厂商陷入苦战等日本企业在中国的业务萎缩引人注目。但是,面对在人工智能(AI)、半导体和去碳化等领域领先的中国的技术力量,日本难道就没有办法利用并实现发展吗?针对课题和展望,日本经济新闻采访了熟悉中日双方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首先介绍松下副社长本间哲朗的观点。
 
      松下控股副社长 本间哲朗:中国市场有几个特点。首先,没有人随身携带现金,形成了巨大的智能手机支付市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即使小规模企业也可以采用数据营销。
 

本间哲朗  1985年进入松下。2019年担任中国东北亚公司社长。2021年起任现职。2023年起担任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组成的中国日本商会会长。

      其次是新技术的吸收能力强、不断变化这一点。在家电领域,经历了新冠疫情之后,冰箱逐渐大型化,形成了洗碗机和衣物烘干机的市场。这与保守、变化较小的日美欧形成了对比。
 
      作为社会的基础,对于创新上的失败也很宽容,这一点影响突出。当初混乱的共享单车也经过收购等行业重组,通过法律的完善和引进IT(信息技术),停车区域的限定等取得进展,作为居民的交通工具而扎根。
 
      在产品制造方面,工程师强国这一事实也不可否认。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超过1100万人,据说有将近一半的约500万人成为工程师。这个数字达到日本的10倍以上,日本企业要想在全世界守住技术开发的战线,就需要他们的力量。
 
      供应链也很强大。中国企业从事零部件、材料和生产设备的生产,制造产品所需的必要手段都可以在中国获得。
 
      以松下为例,在举办北京夏季奥运会的2008年,中国业务迎来了重大转折点。也出现了像电视一样决定退出的业务。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借助从我们这里学到的东西增强了力量,超过了我们。
 
      因此,松下2019年在家电、空调和住宅设备方面成立了当地业务企业,面向中国的商品转变为在当地设计、制造和销售的模式。新冠疫情下的2019年出现负增长,但2020~2021年实现2位数增长,持续正增长。面向中国的汽车设备和工业设备产品也开始采用同样的模式。
 
      中国的一线存在质量和服务不稳定、参差不齐等弱点。但随着摄像头和IT的引进,高水平的平均化取得了进展。如果能把具备高效率、高品质、强大成本竞争力的中国供应链作为自己伙伴,将非常可靠,但如果当成对手,会面临艰苦的竞争。
 
      中国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学习者。面对中国企业的崛起和中美的分裂,日本企业应该按行业、按企业仔细思考什么带到中国,什么不带到中国。现在应该是对自己的优势变得敏感,守护“秘传酱汁”的时代了。
 
      虽然中美对立仍在持续,但欧洲企业倾向于加强在中国的研发。一位欧洲制药企业的高层曾表示,在中国进行研发不是为了中国市场,而是为了全球业务。据说在中国可以昼夜两班倒进行研发,绝对的快速度和低成本。
 
      很多美国政府官员访华,与中方保持紧密的高水平接触。美国大型企业的负责人也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不能只有日本在氛围上疏远中国,或许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文由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国总局 多部田俊辅 汇总
  

Original article: 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viewpoint/56889-2024-10-12-05-00-26.html?pri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