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計劃為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真正的平等」打開了道路,擁有數千萬讀者的胡錫進寫道。「就在不是很久以前,有人公開唱衰民營經濟,」他寫道。「那些聲音今天看起來是多麼可笑。」
胡錫進的帖子很快就從微博上消失了,但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民營企業帶來至關重要的就業和稅收,在中國政府急於恢復它們的信心之際,胡錫進的讚揚似乎有助於政策制定者。但他遭到了極左批評者的攻擊,他們指責他歪曲黨的言論,破壞了中國對國有企業的承諾。中國極左網站烏托邦轉載了一條評論:「這是他反黨、反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根本思想的大暴露。」
「似乎確實有人對他的帖子不滿,」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的主編何松濤(Ryan Ho Kilpatrick)在接受採訪時說,該項目也在監測互聯網審查和爭議。「有時候,他以錯誤的方式支持黨,做得太過分了,就會說錯話。」
這場爭議至少表明,即使是中國政府的支持者,在試圖解釋其決策時也可能陷入陷阱。中共一直在努力重振私營部門,同時保持國有企業作為黨的權力支柱地位,這種微妙的平衡可能會讓人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優先事項產生困惑。
上海的金融區。 Alex Plavevski/EPA, via Shutterstock
《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評論,捍衛黨對國有部門的承諾,「只要堅持公有製為主體,」評論說,中國就可以在加強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同時讓私營企業蓬勃發展。文中沒有提到胡錫進的名字,但在文章發表之後,關於胡錫進越界的猜測越來越多。
「主體」一詞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胡錫進在他現已刪除的帖子中指出,與2013年的類似計劃不同,這一次,黨的經濟計劃沒有明確將國有部門稱為「主體」。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的評論以筆名「仲音」發表,是「重要的聲音」的諧音,表明這是高層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