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T04:11:31.102Z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三(2月5日),美國郵政先是暫停、隨後又宣布恢復接受來自中國和香港的包裹,這12小時的政策「髮夾彎」,讓零售和物流業者無所適從。
美國郵政署並未說明先前停止接收中港包裹的理由,但許多國際媒體與觀察認為,此舉跟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加徵10%關稅、取消「小額豁免」條款(de minimis,即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免稅)有關。
這一系列措施上路,發跡自中國的Shein、Temu等電商平台首當其衝;美國郵務體系和海關也遭遇棘手難題。
美國業者:新規讓人措手不及
路透社引述一名跨境電商平台供應業者帕默(Martin Palmer):「我們現在就像無頭蒼蠅一樣瞎忙,想搞清楚怎麼回事,大概要再兩週可能才會步入正軌。」
供應鏈法規顧問柯里(Maureen Cori)也說:「大家真的都完全沒時間做準備……我們需要的是政府給個方向,讓我們知道怎麼因應。」
代表美國郵務、物流業的商貿協會「國際郵件顧問集團」(IMAG)執行董事穆斯(Kate Muth)認為,先前政府若能依照一般的法規訂定程序,留幾個月時間、開放各界在新規施行前提出意見,那至少還能讓受影響的各方有所準備。
美國政府如何對小額包裹一一課稅?
一位不願具名的郵務專家表示:「問題不在郵政署,問題在海關,他們對現在的情況毫無準備……最棘手的難題是,誰要負責來收關稅、又由誰來付。」
現階段,美國郵政署(USPS)正與海關及邊境保衛局(CBP)共同研議,要如何以最有效率、盡可能不打亂物流運送的方式,對中國的小額包裹徵稅。
依照原來的情況,小額包裹一般是大批整合、一次清關。隨著快時尚及電商平台Shein、Temu刺激跨國網購成長,小額豁免的做法有助於簡化貿易流程;如今該條款取消,小包裹都需要個別清關。
彭博社引述一位分析師Chelsey Tam指,取消小額包裹免稅,對USPS構成重大挑戰。IMAG的穆斯則告訴路透社,CBP的資源本就有限,如果花費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於徵到的關稅,CBP恐怕得不償失。
川普政府取消該條款的理由之一,是要阻止Shein和Temu繼續運送低價的小貨物、在美國擴張生意,讓美國業者進一步失去競爭優勢。另一個原因則涉及非法走私;路透社調查發現,確實有毒販利用這個條款,把芬太尼及其原料帶入美國。
跨境物流業者怎麼因應?
根據CBP數據,去年約有13.6億件貨物透過小額豁免條款進入美國,比2023年增加36%。
美國國會2023年6月的數據顯示,每天進入美國的小額豁免包裹之中,來自Shein和Temu的,合計占了超過三成。另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出口的低價包裹總額從2018年的53億美元,上升到2023年已有660億美元;美國的快時尚、玩具和其他消費性產品的折扣市場之中,Temu和Shein佔了17%。
《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Temu週五開始取消了大部分從香港飛往美國的貨運班機。
一位在亞馬遜(Amazon)銷售貨物的廣東賣家Gongsun透露,DHL, UPS、FedEx等貨運公司仍接受寄件,但他自己決定先暫停所有對美國的出貨,因為「不知道接下來狀況如何」。
有些中國物流公司開始向客戶預收額外的款項,因應加徵關稅、以及小額免稅條款取消後增加的費用。
一位貨運代理商Gary Lau認為,中國出口業者撐得過美國關稅上調,因為中國貨物還是比其他國家便宜得多。另一位在深圳的物流業者Wen Biao則說,中國賣家的利潤已經很低,現在可能不得不漲價,這些成本恐怕仍是美國客戶承受。
(綜合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