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0T14:49:17.022Z
(德国之声中文网)去年,中国的结婚人数同一年前相比骤降二成,创下历史最大降幅。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但显然效果不理想。
一般认为,不愿结婚和生育的原因归咎于中国高昂的育儿和教育成本。此外,近几年里经济增长放缓,大学毕业生就业变得困难,而即使找到工作,也对自己的长期职业前景感到不安。
根据中国民政部的数据,去年共有超过61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较前一年的768万对大幅下降。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人口学家易富贤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他对路透社表示,“即使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结婚人数也仅下降了12.2%。”他指出,去年的结婚登记人数尚不足2013年登记结婚高点1347万对的一半。
易富贤分析说,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中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雄心将葬送于人口问题这一‘阿喀琉斯之踵’。”
中国的结婚登记数量字2014年开始连续9年下降,2023年止跌回升至768万对,但未能扭转下降的总趋势。数据显示,10年内结婚登记数量下跌了52.5%。
出生率下降 老龄化加剧
对中国政府来说,提高结婚和生育的意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目前人口虽然高达14亿,居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但其老龄化的速度正在迅速推进。
由于1980年至2015年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中国的出生率数十年来持续下降。在未来十年内,预计约有3亿中国人将步入退休阶段,这几乎相当于美国人口的总和。
去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包括敦促中国高校开设“恋爱教育”课程,以强调对婚姻、爱情、生育和家庭的积极观念。
去年11月,中国国务院还要求地方政府为解决人口危机投入资源,同时开展社会活动,倡导“适龄婚育”的观念。
去年,由于疫情期间生育率跌入低谷,接着迎来2024年中国农历龙年,许多人相信属龙的孩子更具雄心和好运,龙年出生率出现小幅回升。
但即便出生人数有所增加,中国人口仍连续第三年下降。中国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的何亚福对《财新网》表示,由于中国出生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婚内生育, 非婚生育所占比例很低,因此,2024年结婚登记数量大幅减少,也预示这2025年出生人口将下降。
(路透社、财新网)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