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T11:32:50.297Z
(德国之声中文网)近期,作为对美方贸易政策的回应,中国当局不仅宣布了反制关税和对稀有金属的进一步出口限制,还启动了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调查谷歌远不是表面上看似的象征性反制,相比于2018年贸易战,中国反制手段已不仅限于关税,而是直接向美国科技巨头施压。
尽管谷歌早在2010年因审查问题退出了中国的终端用户市场,但它依然通过授权模式在中国市场获取可观收入。众多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如小米、OPPO和Vivo,虽然使用的是免费开源的安卓(Android)系统,但如果希望在海外市场提供诸如Google Play商店、Chrome浏览器等服务,就必须向谷歌支付授权费用。因此,谷歌仍然依靠中国手机制造商的出口业务,获取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或利好华为?
中国此次反垄断调查可能会改变这一现状。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北京此举不仅是对美方加征关税的回应,同时也可能迫使谷歌在商业模式上作出调整,对于中国手机厂商来说或许会带来一定利好。但也有人担忧,若中美科技战进一步加剧,安卓系统可能会成为牺牲品。
事实上,早在2019年,美国政府就曾对华为实施限制, 将其列入“实体清单”,导致华为无法再使用谷歌服务,并不得不研发自有操作系统鸿蒙(Harmony OS)。如果当前局势进一步升级,鸿蒙系统或许会成为更多中国手机厂商的替代方案。
美科技巨头同样面临被调查风险
不仅是谷歌,其他美国科技公司也可能成为调查对象。据报道,中国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审查苹果App Store的收费政策,而英特尔等企业也可能面临反垄断调查。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科技企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关税战中通过向美科技巨头施压,也在积累与美国谈判的筹码。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