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13 Feb 2025 12:47:38 GMT
2024年1月30日,中国眉山一家制药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名工人正在药品生产线上忙碌。Nurphoto | Nurphoto | Getty Images
去年春天,一家鲜为人知的生物技术公司震惊了整个生物制药行业,它宣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成就:其试验性抗癌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比默克公司的Keytruda更有效。这家名为Summit Therapeutics的公司从中国公司Akeso Inc.获得了该药物的许可。同年10月,一群生命科学投资者宣布将投入4亿美元成立一家名为Kailera Therapeutics的公司,以开发从中国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购买的试验性减肥药物。
随后在12月的几天内,默克公司透露将许可两款来自中国公司的药物——一款是Summit药物的潜在竞争对手,另一款是独立的试验性减肥药。突然间,美国公司竞相在中国寻找药物。根据DealForma的数据,去年涉及中国公司的大型制药交易中,预付款至少5000万美元的占比接近30%,高于前一年的20%,而五年前这一比例为零。
“这让我感到震惊,”跨界基金TCGX的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陈宇说,“真是令人震惊。”陈宇表示,20年前,很少有生物制药公司对中国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小市场。他之前的公司Vivo Capital开创了将美国药物引入中国市场的概念。
如今,这一趋势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他从未想象到如今这种繁荣景象。投资者和业内人士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几个原因:中国公司正在创造比以往更好的分子——而且数量更多。他们可以比在美国更快、更低成本地开始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人体测试。买家已经找到了一种商业模式,通过许可协议实质上进口这些药物。此外,中国的风险投资也枯竭,迫使生物技术公司进行交易。
行业内的所有人都同意一点:这一趋势不会消失。不太清楚的是,这一发展对美国生物技术行业意味着什么。一些人认为,如果大型制药公司能以更低的价格在中国找到有前景的药物,这对美国初创公司来说是个坏消息。另一些人则认为,竞争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好,美国公司最终将因将药物推向市场而获得回报。无论如何,这一涌入可能会重塑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的格局。
“这是一个分水岭时刻,制药行业似乎在说,‘我们不一定需要购买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Stifel全球医疗保健集团的董事总经理Tim Opler说,“如果合适,我们会购买,但我们可以通过与中国的公司签订许可协议来购买优质的生物技术资产。”
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基金合伙人Adam Koppel表示,贝恩资本从2018年左右开始将中国作为优先考虑对象。这家私募股权公司看到中国政府和生命科学行业有意从历史上专注于模仿和快速跟进领先药物的仿制药,转向创造可以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的新化学物质。自那时以来,贝恩已在中国达成了六笔生物制药交易。2023年,它从恒瑞购买了一款试验性哮喘药物,并共同发起了一家名为Aiolos的公司,进行了2.45亿美元的A轮融资。三个月后,GSK以高达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
Koppel表示,随着更多大型制药公司与中国公司合作并看到他们的成果,他们对来自中国的药物越来越放心。买家之前犹豫不决的部分原因是担心来自中国的数据不能代表全球人口,美国监管机构不会接受这些数据。“随着他们看到资产涌现,他们看到了成功的案例,最终,随着这些药物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批准,这种担忧正在逐渐消失。” 随着越来越多的药物在中国获得批准并进入市场,我认为这种担忧将会减轻。”他说。Piotr Swat | Lightrocket | Getty Images
这种叙事在Summit Therapeutics去年宣布其实验性癌症药物在一项头对头研究中击败了默克公司的超级重磅药物Keytruda时得到了体现,这是其他药物尚未实现的壮举。Summit的试验仅在中国进行,这让人质疑结果是否在其他地方也成立。当Summit的领导者寻找可以开发的药物时,他们特意将目光投向中国,因为联合首席执行官Bob Duggan读到越来越多的新药来自这个国家。但那是2022年底,FDA刚刚拒绝了几个仅在中国研究的药物申请,其中包括礼来公司的一个申请。
当Summit宣布从Akeso获得癌症药物ivonescimab的许可时,人们质疑Summit如何能在知道FDA永远不会接受的情况下达成这笔交易,Summit的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总裁Maky Zanganeh说。“突然之间,在我们之后,很多人睁开了眼睛,”她说。
当Summit达成许可协议时,Ivonescimab已经进行了早期研究,并在中国进入了后期试验。Summit现在正在进行三项全球三期试验,以满足FDA对药物在不同人群中进行研究的要求。Summit的策略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投资者和其他业内人士表示,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达成交易的吸引力之一是他们可以找到已经进行过早期研究的分子,价格比美国低。因此,美国企业知道他们得到的是什么,而且他们可能以更低的价格得到它。
吉利德在中国花费大量时间寻找资产,就像在美国和欧洲一样,公司首席财务官Andrew Dickinson告诉CNBC。吉利德已经看到中国开发的资产质量和数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并且正在提供给美国生物制药公司。“过去五年的转变是真实且令人印象深刻的,”Dickinson说。
现在有更多的中国公司需要达成交易,这也有帮助。根据TCGX的Yu提供的数据,中国生物技术行业筹集的创投资金从2021年的63亿美元峰值暴跌至去年的仅10亿美元。“为什么我们还要在美国进行任何早期开发?”Yu说。“为什么我们不先在中国获得临床概念验证,然后再将其带到美国进行昂贵的临床开发,当我们实际上知道药物有效时?我认为这可能是我们行业变得更高效的一种非常革命性的新方式。”
这对美国生物制药行业来说是一个机会——或者风险,取决于你问谁。像Yu这样的人认为这是降低处方药价格的一种方式。其他人则担心,如果默克和其他大型制药公司放弃收购美国初创公司,转而从中国许可资产,可能会削弱美国公司。
2024年1月30日,中国眉山一家制药公司生产车间的一名工人正在药品生产线上工作。Nurphoto | Nurphoto | Getty Images
去年12月,默克宣布以高达20亿美元的价格从中国的翰森制药获得一种实验性肥胖药丸的许可,当天美国公司Viking Therapeutics的股价暴跌18%。Viking被视为收购目标,因为它正在开发热门肥胖领域的药物,突然之间,一个可能的追求者似乎选择将钱花在其他地方。人们看到了与人工智能领域发生的事情的相似之处,当时中国的深度求索宣布它创建了一个与美国模型一样好的模型,而花费却比美国公司少得多。
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或美国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将生物技术领域的类似趋势视为威胁,并干预阻止这些交易,Yu称之为“一笔之险”。去年,立法者提出了《生物安全法案》,该法案将 美国限制本国公司与中国合同制造商合作。华盛顿已经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其他竞争领域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这种政策可能会延伸到生命科学领域。Stifel公司的奥普勒说:”深度求索发出的更深层次的信息是,我们在高端科学领域面临竞争,而且中国正在投入巨资发展科学资产。”换句话说:生物制药领域的竞赛已经开始。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2/13/china-biopharma-deals-rise-with-summit-mer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