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20 Feb 2025 18:10:25 GMT
为何在股市中赚钱如此艰难?随着我们步入今年第二个月的中旬,通过两个经典案例来探讨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所指的是历史上表现最佳的两只股票:英伟达和苹果。为何选择它们?原因如下。自年初以来,这两只股票遭受重挫。英伟达从1月6日的历史收盘高点每股149.43美元一路下滑至2月3日的116.66美元,跌幅高达约22%。苹果则从12月26日的纪录高点259美元跌至1月21日的222.64美元,跌幅超过14%。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惨烈的下跌?对于苹果而言,原因显而易见:中国市场的放缓,以及这家在中国拥有庞大员工队伍、对就业增长至关重要的公司可能面临的惩罚性措施。至于英伟达,则是因为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声称在英伟达的强项上超越了它,开发出了一种低成本的技术——我们真的能确定这是一种技术吗?——这不禁让人质疑,这家市值3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昂贵的硬件是否已经过时。这两点都是实实在在的打击。首先,尽管苹果报告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季度业绩,收入和利润均超出预期,并给出了强劲的预测,但在负面消息的包围下,无人关注。其次,英伟达自三年前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以来,就被视为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对象,如今这一意外已然发生。
许多人在持有这两只股票上获得了巨额利润,这得益于他们的耐心和长期持有。用不太恰当的话说,他们“拥有而非交易”这些股票。这成为了我对苹果和英伟达的座右铭:“持有而非交易”。我提出这一原则,更多是为了自己,而非俱乐部成员。多年来,这两只股票的交易频繁,但回顾起来,这些操作大多徒劳无功。因此,我回顾了多年的研究,关注了评级下调,得出结论:在顶部或底部附近进出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这两家公司。作为一个通才,总有人比我更了解它们。但我意识到,尽管这些“评论员”——我指的是上电视的分析师和经理们——在每次下调这两只股票评级时都显得头头是道,但实际上他们每次都错了,而这些股票却屡遭降级。因此,我制定了“持有而非交易”的规则,让我坚持长期持有。为什么?原因众多。
苹果?它拥有史上最佳的产品,我见过的最能干的CEO之一,缺乏真正有力的竞争对手,持续创新——即使没有用全新的小玩意儿和铃声来吸引你——以及不断增长的服务收入流,起初可能是被迫的,但现在已成为最佳的增长来源。现在,苹果面临三大阻力。其一,其股票价格相对于未来收益的倍数异常高,达到33倍,而我们习惯于不超过22倍。其二,旗舰手机型号的增长乏力。其三,中国市场的持续低迷,无论是自然原因——苹果定价过高,还是人为因素——中国政府为了表明立场,即使牺牲本国人民的利益。
与大多数努力不同,这些负面因素各有其拥护者——我可能会补充说,是激烈的拥护者。他们使用各种工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引用可疑的消息来源,告诉你苹果的零部件订单减少或下降,尽管苹果竭尽全力隐瞒订单来源。他们引用不知名的中国工人和官员的话,谈论不存在的打压。他们谈论创新不足,但你见过吗? 许多使用安卓系统的人?你试图将他们从任何群聊中清除,因为他们真的会搞砸一切。我们认为他们是疯子,除了在华尔街。这些都是不变的——除非你也坚持“持有,不交易”,否则你肯定会动摇。他们——那些看跌的记者、做空者和分析师群体——希望你退出。他们希望这些股票下跌。这很刺激,也很有利可图。而投资者很容易成为目标。Nvidia 3个月走势图 Nvidia?在DeepSeek之前,我们会被关于产品延迟的警告淹没,这是低估了制造新的Blackwell芯片难度的遗留问题。我们被告知,那些甚至买不到足够Nvidia芯片的大型科技公司——超大规模企业——不能继续像醉醺醺的水手一样花钱。他们会后悔的。我们说,这些“愚蠢的”客户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他们在AI上花了太多钱。然后突然间,我们得到了真正的致命一击:一家我们一无所知的中国公司声称,他们已经想出了一些东西,让你觉得如果超大规模企业继续大手大脚地购买Nvidia的产品,他们就是白痴。整个事情的时机让我们措手不及。它发生在静默期,所以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法律上无法解释情况。中美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张,这真的感觉像是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卫星时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这在美国引发了恐慌,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远远落后于俄罗斯人。当然,我们后来赶上了,但只有在经历了如此可怕的恐慌之后,甚至这个小男孩当时都感到害怕。听起来熟悉吗?我知道在DeepSeek动荡的第一周我很担心。我们正处于超大规模企业的财报期,我们需要四家公司都表现良好,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听到俱乐部成员微软、Alphabet、Meta Platforms和亚马逊不会削减资本支出,这些是他们在季度电话会议上会讨论的预算数字。每家公司都必须重申他们的支出计划,否则我们就知道他们被DeepSeek动摇了。当每一家公司都确认了强劲的支出计划时,什么都没发生。什么都没有。在四家公司都表态之前,没有人敢买Nvidia,只有在亚马逊确认了一个巨大的资本支出数字后,Nvidia才开始反弹。几乎完全恢复了。回想起来,这一切似乎都很愚蠢。我们是怎么说服自己相信这些聪明公司的CEO们会被一些他们早就知道的中国小公司耍了——他们不是首先在《纽约时报》上听说的——却仍然像白痴一样继续在Nvidia上花钱?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这一点?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我们不相信这不会是Nvidia的世界末日?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既然部分流程变得更便宜了,可能会有更多公司对Nvidia的产品感兴趣?为什么我们没有认识到Nvidia有软件和硬件?为什么我们也没有想到,新的Nvidia平台Blackwell的力量——不是芯片,而是平台——既来自加速计算,也来自摄取视频以教机器人如何成为类人生物的能力?我认为所有这些问题都不需要回答,因为最终,如果没有公司本身的更多知识——这些知识无法提供——我们都感到无助。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感到无助。现在有件事我不愿承认,但在这两种情况下我都有一个优势:信念。我相信黄仁勋和苹果CEO蒂姆·库克。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不是静止的雕像。他们不是不断被擒杀的橄榄球四分卫。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席执行官——是的,他们可能会被蒙蔽,但关键是他们总是能够找到出路。 为什么在市场上赚钱如此之难?随着我们跨入二月中旬,利用两个经典案例来探讨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这里指的是史上最优秀的两只股票:英伟达(Nvidia)和苹果(Apple)。为何选择它们?
因为这两家公司由两位杰出的领导者掌舵——黄仁勋(Jensen Huang)和蒂姆·库克(Tim Cook)。他们不仅深谙经营之道,而且总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如此,我提出了“持有,而非交易”这些股票的理念。或许有一天,黄仁勋和库克不再领导这些公司,我的信条连同我的决心也会随之消散。但在那之前,我认为这种信念并非愚蠢、懦弱或天真。它基于他们一贯的正确决策历史,以及一次次证明怀疑者——在此情境下,即卖家——错误的历史。在体育界,我们会给予像这两位杰出领袖般的人物以信任的余地。而在我们的行业中,他们昨日或许辉煌,但不知怎的,我们总认为他们明日可能沦为庸才。话虽如此,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不是时刻铭记“持有,而非交易”的原则,我深知自己早已抛售或频繁交易这两只股票,从而像众多错失大赢家、仅抓住小利的人一样。每当遭遇抛售狂潮时,我总感觉自己像个傻瓜,仿佛被困在绝望战场上的无人区。即便多次判断正确,下一次可能出错的力量也让人难以安心。但我想,关键在于:你不应像撒彩纸般随意给予信任,但何不回顾一下你的旧投资组合,没错,就是回顾,然后设想如果你当初将一两只股票定为“持有,不交易”的对象,结果会如何。那样的话,你的财富将会大幅增长。相信自己的判断,而非他人的。如果科技股让你难以坚持,那就试试医药股;如果医药股也不行,零售或餐饮业也行。任何经典增长领域皆可。然后深入研究,利用回调时机加仓。这样做是值得的。挑选两只,任何两只。如果它们确实值得为你的投资心态所珍视,那就紧紧握住。我认为,你将跻身于真正通过持股致富的极少数人之列。(吉姆·克莱默的慈善信托持有NVDA、AAPL、META、MSFT、AMZN、GOOGL。查看完整股票列表请点击此处。)作为CNBC投资俱乐部与吉姆·克莱默的订阅用户,您将在吉姆进行交易前收到交易提醒。吉姆在发送交易提醒后等待45分钟,才会在其慈善信托的投资组合中买卖股票。如果吉姆在CNBC电视上讨论过某只股票,他会在发出交易提醒后等待72小时才执行交易。上述投资俱乐部信息受我们的条款和条件及隐私政策约束,同时附有免责声明。接收投资俱乐部提供的任何信息,并不产生或建立任何信托义务或责任。不保证任何特定结果或利润。吉姆·克莱默。Rob Kim | NBCUniversal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2/20/cramer-nvidia-apple-swoons-shook-me-here-is-what-got-me-throug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