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亚马逊卖家成本飙升 中国货源商家面临巨额亏损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新一轮关税正重创亚马逊第三方卖家群体。这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中小企业主发现,进口成本突然激增25%,被迫在涨价流失客户与自行消化亏损间艰难抉择。据行业调研显示,近六成跨境电商经营者利润率已跌破盈亏平衡点,部分卖家单月损失高达数十万美元。 西雅图某家居用品卖家坦言:”我们的智能灯具采购价一夜之间上涨18%,但亚马逊平台同类产品价格战白热化,根本不敢贸然提价。”这种困境在消费电子、厨房用具等典型”中国制造”类目尤为突出。部分卖家开始尝试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但面临至少12个月的生产资料认证周期和品质管控挑战。 市场分析师指出,亚马逊平台约45万活跃卖家中,超过三分之一主要依赖中国供应商。关税壁垒不仅推高了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更可能引发平台生态链的连锁反应——当小型卖家因资金链断裂批量退出时,头部卖家将获得更强的定价主导权。这种结构性变化最终可能导致美国电商市场整体价格水平上移。

Thu, 10 Apr 2025 18:59:11 GMT

亚马逊卖家遭遇”特朗普关税”冲击波:涨价还是硬扛?

4月2日特朗普总统激进的关税政策不仅搅乱了股市,更让亚马逊卖家们陷入恐慌。据韦德布什证券数据,由于成本优势和成熟产业链,高达70%的亚马逊商品源自中国。当近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面临145%的惊人关税时,卖家们正艰难抉择:涨价还是自行消化暴增的成本?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周四向CNBC表示,其庞大的第三方卖家网络很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他透露亚马逊已进行”战略性提前采购”,并重新协商部分订单条款以维持低价。尽管特朗普周三将多数国家关税暂降至10%,但对华商品高关税纹丝不动。此前特朗普时期的平均关税率已创大萧条以来新高,在东南亚等地区的”对等关税”更为严苛,欧盟面临20%关税,墨西哥和加拿大此前已遭25%关税打击。

加拿大Portable Winch公司的约瑟安·布瓦韦尔坦言关税公布时”如遭雷击”。二十年来,该公司始终将产品运至美加边境享受免税待遇。”我们正在考虑是否该把重心转向欧洲。”布瓦韦尔表示。

CNBC走访多位亚马逊卖家,揭示新关税如何影响他们的定价与生产决策。

涨价潮
在加州圣拉斐尔的小仓库里,达斯蒂·肯尼向CNBC展示了数百箱PrimaStella品牌婴儿勺、便当盒等儿童用品。这些大多是在关税生效前从中国海运抵美的商品。她表示若高关税持续,自己可能被迫停业。”我会尽可能维持现价,自行消化关税成本,毕竟中国卖家已经在价格上碾压我了。”肯尼指出,虽然中国同行同样受冲击,但在美经营成本远高于中国。

“政府想让人们认为这只是中国的问题,只伤害中国企业而帮助美国企业。但请看清楚,我是地道的美国企业。”肯尼强调,”所有仓储、设计、拍摄都在这里完成,产生的收入也留在这里。”多位卖家表示若关税长期化将考虑涨价。

亚马逊平台上绝大多数商品由第三方销售,但关税同样波及亚马逊自营品牌。阳狮集团的杰森·戈德伯格指出,包括以低价抗衡金霸王等品牌的Amazon Basics电池在内,若亚马逊被迫提价,”消费者很可能会转向知名品牌”。韦德布什证券的丹·艾夫斯认为,这家西雅图科技巨头可能至少观望半年才会转嫁关税成本。”他们最不愿做的就是立即让消费者买单,因为不确定性太大。”他补充说亚马逊可能已通过供应链多元化”未雨绸缪”——这正是许多卖家正在效仿的策略。亚马逊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重振美国制造?
玩具等品类在中国生产历史悠久,目前仍…(注:原文此处不完整) 关税豁免的博弈:美国制造业回流困境与中国供应链优势

40年前,杰伊·福尔曼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玩具厂开启职业生涯。作为Basic Fun公司CEO(旗下拥有Tonka卡车、爱心熊、林肯积木、拼装玩具等知名品牌),他见证了三十多年前制造业向中国迁移的浪潮:”中国不仅拥有庞大劳动力,更构建了完整的玩具制造供应链生态系统。”

无论是生产Tonka卡车还是苹果手机,中国都展现出难以复制的制造优势。尽管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对华加征关税促使部分玩具产能转移至越南、墨西哥和印度,但福尔曼指出:”这些国家的玩具工厂多由中资控股,本质上仍在与中国做生意。”

对于茶叶等特殊品类,美国本土化生产更是天方夜谭。”优质茶叶需要高湿度与高海拔的特定组合,这只能在世界少数地区实现,”高能茶品牌Zest创始人詹姆斯·法亚尔坦言。其产品原料中绿茶来自中国沿海,红茶产自印度,关税成本最终将转嫁给消费者。

**本土制造的双面刃**
部分美国制造商反而从关税政策中获益。Vyper工业公司高管戴恩·鲁施举例称,其本土生产的工坊设备(350-650美元)与海外廉价竞品(不足40美元)存在云泥之别。今年三月全美五金展上,多家经销商主动寻求代工合作,鲁施认为这是”美国代工厂商承接海外转移订单的黄金机遇”。

但更多企业主向CNBC表示,即便为规避关税,将产线迁回美国仍不具经济可行性。Teamson品牌创始人威廉·苏选择将产能完全撤出中国(在越南设厂),现正洽谈印度生产事宜——尽管这两个国家上周同样被特朗普列入加税清单。

**基础设施鸿沟**
加州婴儿用品品牌主肯尼在缤纷的产品陈列中透露,她曾考虑自建工厂:”但这远超我的能力与预算。虽然渴望本土生产,但美国根本不具备相应配套体系。”据其测算,本土生产成本将是当前中国代工的2-3倍。”中国工厂对订单充满饥渴感,他们反应迅捷、确保准时交货,这种效率无可替代。”

**”最低免税额”终结战**
特朗普政策中唯一让肯尼等本土卖家欢呼的,是取消800美元以下跨境包裹关税豁免(即”最低免税额”制度)。该漏洞曾让Temu、阿里速卖通、SHEIN等平台得以用匪夷所思的低价直邮美国。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处理逾13亿件免税包裹,较2023年的10亿件持续增长。

中国卖家通过拆单直邮规避800美元门槛,而美国本土商家因整托盘大宗运输无法享受该优惠。随着政策收紧,这场持续多年的跨境价格战或将迎来转折点。 (接上文)达斯蒂·肯尼(Dusty Kenney)是亚马逊平台PrimaStella品牌婴儿喂养用品的卖家。她表示,自己必须将产品先运至美国仓库进行质检,而无法像仿冒者那样从中国工厂直接发货给消费者。肯尼最畅销的六件套硅胶婴儿勺原先在亚马逊售价9.99美元,为应对Temu上低至3美元的仿品,她已将价格降至7.99美元。”他们甚至盗用我拍摄的所有产品图片和原创内容来销售山寨货,”肯尼愤慨道。2025年3月25日,在加州圣拉斐尔的仓库里,肯尼向CNBC展示了其亚马逊在售的PrimaStella品牌儿童餐具。

今年2月,特朗普曾短暂叫停”最低免税额”政策。但由于大量中国包裹在美国邮政和海关积压——这些机构无力应对如此快速的征税节奏——该漏洞在数日后被临时恢复。4月2日,总统再次宣布将于5月2日起彻底取消该政策。白宫表示现已建立”完备的征税系统”,并强调此举旨在打击”欺诈性”中国卖家利用小额包裹”走私芬太尼等违禁品”的违法行为。

Basic Fun公司的福尔曼指出,其Tonka卡车玩具需经多重质检才能登陆亚马逊,而”利用最低免税额入境的商品完全规避了安全审查”。他警告:”那些装着裙子或小饰品的邮包,很可能夹带毒品、假冒商品或山寨货。”

部分亚马逊卖家曾受益于该政策,尤其是其去年11月为抗衡Temu推出的中国直邮平台Amazon Haul。但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丹·艾夫斯认为,取消免税额度对亚马逊整体利大于弊,将有效打击Temu等竞争对手。他称这个”存在18个月的漏洞一直困扰着亚马逊”。目前悬念在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后续演变,以及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这对亚马逊及其跨境销售卖家构成潜在风险。

阳狮集团戈德堡指出:”这将在整个经济领域产生连锁反应。无论特定关税的赢家是谁,不确定性始终是商业活动的致命伤。”(译者注:文中2025年日期应为作者笔误,实际应为2024年)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10/trump-tariffs-mean-higher-prices-big-losses-for-amazon-sellers.html

jpich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