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22 Apr 2025 11:25:44 GMT
水果巨头Fruitist宣布,其超大蓝莓销量在过去12个月内增长了两倍。这家浆果行业的独角兽企业凭借长效保鲜的明星产品,年销售额已突破4亿美元大关。
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周二宣布,将企业名称从Agrovision变更为Fruitist。此前该名称仅用于树莓、黑莓和蓝莓等消费产品的品牌标识。据Pitchbook数据显示,随着浆果销量增长,Fruitist已从外部投资者处融资超10亿美元,知名投资人包括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家族办公室。
尽管全球贸易冲突冲击股市并引发经济放缓担忧,但据报道Fruitist正考虑最快今年启动IPO。该公司通过将浆果定位为”零食级”产品,在拥挤的市场中开辟差异化赛道——近年来零食化已成为食品行业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在GLP-1减肥药物普及和小罗伯特·肯尼迪推动”让美国再健康”议程的背景下,健康零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目光。目前Fruitist产品已进驻Costco、沃尔玛和全食超市等北美超12,500家零售渠道,仅超大蓝莓单品就推动公司业绩实现三倍增长。
破解”浆果轮盘赌”困局
联合创始人兼CEO史蒂夫·马加米向CNBC透露,创立Fruitist旨在解决传统生鲜商”浆果轮盘赌”式的品质不稳定问题。他指出传统供应链存在致命缺陷:”分散的种植户-包装商-分销商体系形成断裂的价值链,最终扼杀了产品品质”。
为确保品质稳定,该公司在俄勒冈、摩洛哥、罗马尼亚和墨西哥的自营农场实施小气候种植,并运用机器学习模型精准预测最佳采摘期。重金投入的产地冷库等基础设施,配合垂直整合供应链,使其产品保鲜期远超竞品。”实验证明我们的浆果冷藏三周后依然保持完美状态”,马加米展示着比普通蓝莓大2-3倍的明星产品说道。
未来版图与资本路径
Fruitist正将版图扩展至樱桃品类,目前智利农场已开始种植,预计2026年初登陆北美超市。马加米透露公司已投入6亿美元构建横跨欧美、中东及亚洲的全年化种植体系。
虽然此前营销投入有限,但今年2月与华盛顿特区联足球俱乐部的多年赞助协议标志着市场策略转变。彭博社曾报道其考虑6月IPO的消息,尽管CEO拒绝对此置评。在全球贸易关税波动背景下,这家浆果新贵正通过建立跨国种植基地对冲风险,其位于墨西哥的农场近期产能已提升40%。 这家公司即将进入的公开市场,近年来新股表现可谓喜忧参半。农产品巨头都乐食品在2021年重返公开市场,其股价过去一年上涨14%,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2%的涨幅。去年营收达22亿美元的都乐食品,目前市值为13亿美元。
然而白宫贸易战引发的市场动荡,已导致Klarna、StubHub等多家企业推迟上市计划。但投资者对高增长的消费类公司兴趣不减——中国茶饮连锁品牌霸王茶姬周四上市首日股价便飙升15%。
贸易紧张局势给全球农产品企业带来特殊挑战。虽然特朗普总统已临时将多数国家的进口商品新关税税率降至10%并持续至七月初,但后续政策尚不明朗。以该公司拥有20公顷蓝莓种植园的印度为例,目前正面临26%的关税。
尽管如此,Magami表示公司预计关税影响”微乎其微”,并强调多年来持续投资美国本土生产。”我们对事态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说道,”我们的进口并非与本土供应竞争,而是为了实现全年52周不间断供货。”
对Fruitist而言幸运的是,关税上调时间恰逢美国本土浆果产季。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25/04/22/fruitist-berry-startup-worth-1-billion-backed-by-ray-dalio-office.html